成立于2002年的克洛格因为“洞洞鞋”一夜成名。这双被戏谑为“丑鞋”的鞋款不仅颠覆了时尚界对美的定义,还在短短的7年间售出1亿双,并在2006年上市集资2亿美元,这也是鞋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宗IPO。
2002年,克洛格首度推出防滑不脱色的Beach户外运动鞋,这个圆头阔身、鞋面有透气小孔的塑料鞋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丑鞋”。随后奇迹般地,“丑鞋”以“全功能时尚轻便鞋”的姿态迅速走红全球,还一度因抢购而缺货。
事实上,“丑鞋”的成功源于一种特殊树脂材料,这种材料本是陶氏化学的研究成果,但陶氏并没有重视其价值,而是将专利出售给了一家加拿大制鞋公司。后来克洛格以500万美元收购了这家加拿大公司,进而创造出一个商业神话。
就在克洛格走红之际,问题也开始出现。一方面,由于材料非常耐磨,一双“丑鞋”的寿命可以长达十年,这大大降低了购买者的再消费欲望;另一方面,市场上出现了大量“山寨鞋”,它们不但抢走了克洛格的市场份额,还在短期内让整个消费市场迅速饱和。
幸运的是,受金融危机洗礼后的克洛格在客观上并不具备跨行业多元化的条件,所以克洛格选择了最保险且投入最小的一条路丑鞋改造。
除了保留经典的大头洞洞鞋款式外,克洛格还利用材料开发了大量贴近大众款式的时尚鞋履,提高新品推出的频率,从每季数十款到近百款,再到如今的300多款,丑鞋不再丑了。
在丑鞋升级的过程中,克洛格也做起了产品扩张的文章。以中国市场为例,克洛格先后推出一系列品牌,产品类别也从最初的“丑鞋”,逐步拓展至帆布鞋、皮鞋、高尔夫鞋、高跟鞋等,现在更是拓展至袜子、服装、太阳镜和配饰领域,实现了从头到脚的产品全覆盖。
目前,克洛格休闲布鞋的销售额已经超越传统的橡胶鞋,成为克洛格最大销售类别。今年4月,克洛格通过批发和零售渠道,在全球46个国家推出儿童服装;5月,太阳镜和配饰也将在美国和加拿大上市。财报显示,2011年,刚在美国市场推出的配件和服装产品的销售额占到公司总营业额的3.7%。
逆境催生的“丑鞋变时尚”的举动,也让克洛格收获了喜悦,公开财报显示,在欧债危机笼罩下的2011年,克洛格收入从2010年的7.897亿美元,增长27%至10亿美元;2011年全年纯利从上年的6770万美元,增长至1.128亿美元;毛利为5.364亿美元,占销售额的53.6%。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