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装的利润率到底有多大?一位业内人士透露:“越是名牌的童装,利润越大。有些品牌的利润率甚至超过了100%。所以,即使打到5折,商家还是有利可图的。”
一件1岁多小孩的西服套装,卖到了2000多元,Dior的一件棉线衫售价为3000多元,冬装一套售价为7000元至8000元,一件T恤也要600元在男装女装市场再玩不出增长率的时候,各家看到了服装盘子里的最后一口汤——童装。
以前,童装市场的占领者是“米奇妙”、“派克兰帝”、“丽婴房”、“水孩儿”、“雅多”、“一休”、“小猪班纳”、“ABC”等,根据中华商业信息中心对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童装销售品牌检测结果显示,这些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较高。这一格局将被越来越多的新进“成人”打破。
新加入的,不仅有国内的一线品牌江南布衣和七匹狼,更有国际品牌范思哲和GUCCI,现在,他们店面1/5的面积,挂的正是他们未来30%的增长空间。很明显,这些和品牌成人装类似的缩小版,价格上一点也不便宜。
各家在这个事情的态度上,关注的是未来五年里我国童装业拥有的1000亿元的市场规模以及50亿件的生产规模,哪还在意谁早谁晚,或该不该做这种问题!
有爱的内地货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品类开始细分的时候,说明这个品类的竞争已经开始白热化,“如果三到四年间你无法在童装市场一二三线品牌占据位置,你就很危险了。”宁波某童装企业老总张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2009年,已经拥有19年历史的七匹狼开始“闯入”童装市场。七匹狼初创品牌时,它的主流目标人群定位于25岁~40岁。“这些用户成长为父母的时候,他们的孩子本身已经有忠诚于本部品牌的基因了,自然会形成延续性消费。”一位咨询公司的专业人士分析说。
从2000年开始,童装行业已经处在高速增长期,但格局将会变得扑朔迷离。正见品牌管理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排在国内童装市场前三位的分别是阿迪达斯、耐克和巴拉巴拉(拓展选址信息)。其中巴拉巴拉(出自森马旗下)仅仅2011年上半年就实现营业收入75693.37万元,同比增长57.48%,高于“森马”休闲服饰。截至2011年,巴拉巴拉童装共有门店3300家左右。
这也是为何众多成人品牌投身童装市场的原因。
前有国内品牌如杉杉、森马、美特斯邦威、报喜鸟、七匹狼、波司登、江南布衣、李宁、361°、安踏等,后有凡客诚品,众多品牌不问出处地进入,让国内童装市场似乎要打破表面上的平静。“成衣品牌延伸到童装,是有一定优势的。因为成衣品牌具有成熟的品牌运营思路和市场经验,同时成熟的成衣品牌亦有着先进的经营模式和雄厚的设计力量。这些参与者,足可以使国内童装品牌发展变得更加理性成熟,同时也将促使国内童装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升级。”张先生说。同时,很多人看到了未来童装电子商务上的增长点,JNBY就在京东上开了自己的店,童装也同期铺货。
一件衬衫3000元、一款Burberry女童皮质Trench大衣要价7810元,天价并没有阻挡父母的热情,更多的大品牌也发现了这个市场。Gucci、Stella
McCartney、Lanvin、Nike、adidas、Baby Dior、D&Gbaby、Armani
Junior相继进入奢侈童装市场,平民派ZARA和H&M的童装售卖也渐入佳境。
从国外品牌的发展轨迹来看,童装市场的成熟也伴随着大品牌进入童装市场的步伐,这也已成为时尚圈的流行趋势。知名品牌Burberry是最早进入童装市场的大牌之一,Gucci、Dior等也有其延伸的儿童副线,而运动品牌Adidas、Nike等也很早就开始运作kids系列。Armani
Junior童装今年更是迎来了30周年大典。消息人士透露,10年时间,国内NIKE童装门店已经有900多家,总销售额超过了10亿元。
奢侈品不再是大人们的专属,童装奢侈品牌的出现,拉高了原来童装市场的门槛,也增加了各大成人品牌的份额。“即使在销售数量上没有优势,但是动辄几千几万的衣服已经够你买十件普通品牌的衣服了。”一名Gucci的销售人员称。
凡此种种,都得益于又一次婴儿潮的到来。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0至16岁的儿童数量高达3.8亿人。国内童装消费量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其增长率一直保持惊人的速度,而且这个市场还远远没有进入饱和期,也就是说,相对成人服装市场,童装的需求将更大。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