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东丝西移”基本成型 “东绸西移”面临困难
随着东部缫丝企业向西部大量转移,位于中国西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最新统计结果显示,当地持证生产的缫丝企业达79家,缫丝生产规模达29.3万绪,成为中国缫丝生产规模最大的省区之一,这意味着中国“东丝西移”战略已基本成型。但目前“东绸西移”尚面临诸多困难。
随着江浙沿海一带土地和人工成本不断上涨,从“十一五”开始,中国开始实施“东桑西移”工程,逐步将蚕茧主产区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始逐步承接这一产业,至2005年,当地蚕茧产量位居中国首位,成为中国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
此后,东部缫丝企业不断西移,2010年广西生丝产量达到历史新高,为1.82万吨,首次跃居全国第一。全年售茧收入、茧丝加工产值、资源开发利用总产值超过150亿元。2012年,广西持证生产的缫丝企业达79家,缫丝生产规模达29.3万绪。
“目前来看,广西缫丝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生产设备,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东丝西移’战略可以说已基本成型。”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与信息化委员会轻纺工业处工程师梁维佳说。
然而,作为全国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广西拥有的已投产织绸企业不超过10家,印染几乎是空白,没有成熟的贸易平台,加工贸易方式简单,织绸业仅是起步阶段。织绸企业的转移是发展下游产业的关键环节,目前却面临多重困难。
“最大的困难是土地等配套服务,跟不上产业发展步伐,桑蚕产业发展太快,而政府部门提供的土地资源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这便形成了矛盾。”宜州市桑蚕办主任韦杰说。宜州市是中国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县(市),业内素有“世界桑蚕看中国,中国桑蚕看广西,广西桑蚕看宜州”的说法。
广西茧丝绸行业协会会长兰树思说,织绸企业与印染企业在“西移”中相互掣肘,也是目前较大的困境之一。
兰树思说,江浙一带许多织绸企业都试图“西移”,然而,考虑到转移后的要将绸缎运回江浙一带印染,将极大增加企业成本,因此没有印染企业的进入,织绸企业往往畏葸不前;但一旦印染企业进驻,又容易面临绸缎量少、“吃不饱”的境况,形成两相掣肘的态势,当前“东绸西移”必须依靠优惠政策对前期转移的织绸和印染企业进行扶持,以培养产业集群。
业内人士称,目前是中国“东绸西移”的关键时期,当前的政策引导将对后期产业发展形成较大影响。□ 夏军
行情:外需愁云笼罩 内需有喜有忧
蚕茧与其他原料最大的不同是不能随时收购,季节性特别强,因此很少有行业像茧丝行业这样存在许多不确定性。茧丝行业今年是繁花似锦?还是黯然神伤?
2012年一季度丝绸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中显示,从2011年11月丝绸工业总产值和销售产值增幅开始出现下降,截止到今年3月份,其增幅分别较去年10月份下降达10.96和11.53个百分点。主要商品出口金额全部下降。蚕丝类和绸缎类原料性商品出口金额分别下降14.17%和1.01%,真丝绸服装出口金额同比下降9.46%。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丝绸产品出口金额全部下降,显示出一季度真丝绸商品出口开局形势较为严峻。 {page_break}
而外部环境则是愁云笼罩,西班牙银行业情况急剧恶化,希腊退出欧元区忧虑加深,巴西央行降息,美国就业率、成屋销售等数据不理想,全球贸易萎缩,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众多利空导致欧美股市、大宗商品全线大跌,丝绸商品扩大出口的难度加大,茧丝也未能幸免,行情已经长时间连续低迷,虽然生丝有止跌反弹迹象,但在当前利空的大环境下,行情回暖仍是奢望。与此同时,来自周边国家如印度、泰国、越南丝绸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此外,人民币面临较大升值压力,这将进一步削弱国内茧丝绸产品出口价格传统优势。
国内方面的情况总体上是有喜有忧。“喜”的是,国家扶持“三农”、扩大消费等政策措施的进一步实施,将为茧丝绸行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发展基础和巨大的市场空间。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衣着材料向蚕丝等天然纤维回归成为必然趋势,茧丝绸行业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以及丝绸制品天然、舒适的特征,将进一步满足新型消费需求。“忧”的是国内宏观经济面临结构调整,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紧张,原材料、能源等生产要素价格上升,直接制约茧丝绸企业做大做强,使企业经营面临新的挑战。
对于企业来讲则是“忧”大于“喜”。鑫缘集团副董事长孙道权表示,目前各地的收购价格证明茧价虽然不会大跌,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进程,蚕桑种植面积肯定会相对减少,导致蚕茧资源的紧张情况必然会加剧。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一直关注并注意调控着行业价格,会兼顾农工贸各方利益,但是新的轻纺产品层出不穷,各种替代品的出现使得传统丝绸产品的市场关注度相对降温,造成丝价一路走低,没法随蚕茧价格“水涨船高”。
数据:市场显示茧价跌丝价涨
5月31日广西市场茧价跌丝价涨,干茧近期交易开始活跃。GJ12061跌3800元,报收92000元,成交16批,订货18批。市场行情不稳,加上部分茧站资金周转困难,所以开始在盘面抛售,锁定风险,完成资金回笼。生丝盘面全面收涨,SS12055涨1800元,报收315400元;SS12093合约涨3800元,报收307100元,成交126批,订货774批。SS13033合约涨5100元,报收310100元,成交110批,订货418批。
近期江浙一带春茧陆续上市,收购价为30~32元/公斤,广西宜州等桂北蚕区,第二批春茧收购价为32~35元/公斤,但收茧单位都非常谨慎,只有工厂或大茧站敢大量收购,行业对行情仍然存在恐惧的心理。□ 广文
浙江:淳安县开好全省收购春茧第一秤
本报讯 5月28日, 浙江淳安县汾口、姜家、界首、郭村等八个茧站率先开秤收购春茧,各地蚕农纷纷用竹萝筐装好蚕茧运到最近的茧站投售。
一大早,汾口中心茧站内就开始人头攒动,各家各户早早地把自家新收获的春茧运到茧站内进行销售,争取卖个好价钱。淳安县是浙江省第三大蚕桑产区,由于采取提前发蚕种、强化技术指导等方法,淳安县的蚕茧成熟期比浙江其他县市普遍早上两三天。除了当天开秤的汾口、姜家、郭村、界首等茧站外,其余茧站也将陆续开秤。
据了解,今年春季因气候因素给春蚕养殖带来一定影响,淳安县采取早发蚕种、强化蚕农知识培训、推广“十天养蚕法”、上门进行技术指导等方式,有效保证了今年春茧的产量和质量。{page_break}
据汾口中心站站长介绍,由于采取了10天养蚕法、推广了专用肥,所以今年的产量和质量还基本上是可以的,从目前情况看,价格一般在每担2000元多一点。
第一天,蚕茧收购价为2030元/担,较去年晚秋的1864元/担还是有较大提高,是淳安县春茧历史第二高价。由于培训管理到位,淳安县的春茧产量普遍在每张一百斤以上,最高可达每张130斤。
在蚕茧收购中,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将农户生产的蚕茧进行科学的仪器评价,蚕茧含水量到色泽、重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评价,根据质量给农户以不同的销售价格,做到公平合理。
今春以来,淳安县共建立了标准示范点271个,共饲养蚕种1.06万张,比去年同期增长30.6%,买小蚕农户达3608户,进一步促进了蚕桑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目前,该县共有1.9万户蚕农饲养春蚕,发放蚕种5.37万张,预计春茧产量近5万担,蚕农收入过亿元。(哲文)
江苏:春茧收购座谈会盼茧价三全齐美
本报讯 5月24日,由江苏省商务厅茧丝办组织举办的春茧收购工作座谈会在江苏海安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江苏省商务厅茧丝办的负责人,江苏省4个地级市和7个重点县商务局的分管负责人,以及鑫缘、民星、富安、新丝路、华宏、苏通等重点龙头企业的负责人等30多人。会上传达了全国茧丝绸产业形势座谈会的精神,通报了江苏省茧丝绸生产情况,重点就做好今年春茧收购工作进行了交流并形成了共识。
据悉,江苏省今年春蚕共发蚕种71.3万张,同比下降11%,但由于今年春茧气候适宜,阳光充足,雨水调和,桑叶增产10%以上,预计今年春茧产量比上年有所增加,蚕茧质量处于历史高位。今年春茧收购形势相对平稳,茧价和丝价呈下降态势,但波动不会太大,缫丝企业仍然十分艰难,全省缫丝加工能力大幅度缩减,收购总量与需求总量基本平衡,茧贩子有所下降,收购秩序将有所好转。
而在春茧收购策略上,出席会议的企业家们认为今年春茧收购出台的价格要能保证蚕农不挖桑,丝厂加工能保本,龙头企业能保运行,从而达到稳定全省茧丝绸产业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姚建洲)
重庆:鲜茧收购指导价出台并公示政策
本报讯 为兼顾农工贸各方利益,促进重庆市茧丝市场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重庆市物价局和重庆市对外贸易经济委员会出台了2012年鲜茧收购指导价。
重庆市物价局和重庆市对外贸易经济委员会5月31日发布通知称,2012年重庆市桑蚕鲜茧收购价格继续实行政府指导价格。中准价格及浮动幅度由市物价局会同市外经贸委制定,各区县(自治县、市)政府及其他部门不得越权定价。桑蚕鲜正茧中准级(干壳量8.8克,上车茧率98%)收购价格为每公斤28元,级差每公斤1.00元,上下浮动幅度控制在10%范围内。各收购企业在收购中要严格执行文件规定,实行按质论价,优质优价。同时在每个收购点对相关政策进行公示,提高价格政策透明度,接受社会、有关部门和舆论的监督。
通知要求各区县价格主管部门、茧丝绸主管部门要加强蚕茧收购价格的管理,对蚕茧收购过程中出现的压级压价、损害蚕农利益的行为,要及时依法处理;要及时掌握收购情况和价格动态,加强信息引导,帮助蚕农和企业正确把握市场动态,促进市场平衡;要积极配合质量监督部门做好蚕茧收购质量的管理工作,促进蚕茧质量与收购价格的统一,做到“以质论价,优质优价”。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