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畅谈重庆服装批发市场前世今生

畅谈重庆服装批发市场前世今生

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重庆市服装行业发展壮大应运而生,今天我们来看看重庆服装批发市场的前世今生。

  重庆服装批发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市场运行,其市场经济的成熟度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初衷。


  重庆服装起于20年代,兴于40年代,盛于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重庆市服装行业发展壮大应运而生,以股份制、合资、民营、个体经济成分为主的企业已有3000多个,从业人员20万人,产值50亿元,1997年重庆设立直辖市,给重庆服装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1998、2000、2002连续三届重庆国际服装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启动服装业发展的政策,并评出重庆名牌11个,著名商标9个,最佳服装品牌25个,优秀服装企业31个,ISO9000认证企业14户,民营企业获进出口权企业10户。


  重庆服装市场发展趋势


  在如今的众多市场中,批发市场从开始的小区域逐步发展到跨省市场,特别是近几年的全国市场,甚至跨国界市场的兴起发展,义乌小商品市场,北京百荣商城,沈阳五爱市场,广州白马市场,其市场的辐射力,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区域、省市、国界了。重庆服装批发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市场运行,其市场经济的成熟度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初衷。多年的磨合和洗礼,造就了千百万企业家、百万富翁、千万富翁;批发市场不断应运而生,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同时也存在着变幻无常的市场风险。


  在朝天门市场中的经营门类中,隐藏了一股巨大的服装批发市场发展潜力,在人们普遍追求品牌的今天,往往不为人们所重视,这就是重庆的地产服装,俗称加工货。这个产业它伴随市场的发展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重庆渝派服装在北京服博会亮相引起业界轰动,如今重庆造服装远销全国,但遗憾的是没有能亮出重庆品牌。在著名的号称全国性大市场中,支柱产业是服装加工。在加工大户中,重庆人占了40%以上,按地域划分占有优势,也就是说每天发往全国各地的服装中,有相当大部分都是出自重庆人之手。


  现在重庆人口不断地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上涨,人们对服装的需要在质量和风格上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重庆服装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重庆人口3000多万,服装市场的年销售额接近200亿元;重庆市场对周边地区有着极大的辐射作用,可影响的消费人群超过1亿人。下面以朝天门为例,介绍一下重庆的服装批发市场。


  重庆朝天门批发市场位于重庆渝中区东南端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交通运输便利,历来是商贾云集和西南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从1988年开始,朝天门批发市场利用原有仓库改建为市场,1991年市场正式开业。市场的建成面积达37万平方米,市场内设26个交易区,万余经营户,15,000多个摊位,其中数千家经营者是来自内地其他省市的商家,是长江上游最大的日用工业品批发市场。朝天门批发市场商品主要幅射重庆三峡库区,同时亦幅盖与重庆相邻近的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甚至西藏等地二百多个市县。此外,由于批发市场的商品品种丰富、价格低廉,每天亦吸引了当地不少市民到此挑选商品。据市场管委会统计,朝天门市场每天的客流量在20万人次以上,成交额巨大,2001年交易额达80.06亿人民币元。


  重庆朝天门服装批发市场


  朝天门批发市场有服装、纺织面料、服饰辅料、鞋帽、日化、钟表、箱包、针织品、小商品、塑胶制品、床上用品、文康用品、办公用品、儿童玩具、皮革制品、二手消费品等20余个商品大类,数万种商品。


  批发市场的商品以中低档为主。但为了提高市场经营的商品档次,管理单位有意引导商户经营一些档次较高的商品,同时希望市场经营方式由批零兼营,逐步转变为以批发为主。为配合发展需要,不少新落成的交易大楼配备有自动扶梯和中央空调,购物环境大为改善。新建成的交易区各楼层之间有人行天桥相连,大大方便了交易双方。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