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起源
旗袍的字面意思是旗人袍服,但其效应远远超出了这个定义。旗袍像一本中国近代的历史教科书,记录着中国风雨飘摇的百年。其实初兴的旗袍远不如中土的女装袄裤来得妩媚。据说当初五族共和之后,妇女界突然一致采用旗袍,是因为1920年的女子初受西方文化的熏陶,醉心于男女平权之说,蓄意要模仿男子,改变自古以来女人是“三绺梳头,两截穿衣”的代名词。因此那时的旗袍是严冷方正的,有着清教徒的风格。旗女所穿之袍的原型衣身较为宽博,造型线条平直、硬朗。虽也有各色绣花的繁复装饰,但整体没有女性的婉约。而现代旗袍特征为:立领;收腰;
盘扣。这样的改变源于清廷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救国方略,洋装的渗入提供了审美的另一种参照体系。日后的中华旗袍的演变由此开始。而这种加入了垫肩、拉链等西方元素的旗袍被称为改良旗袍。经典旗袍和改良旗袍在时间基本是以30年代为分界,旗袍在这一连串的领、袖、腰身及长度的演变中,成为一种烘云托月的气氛物质。
旗袍年鉴
30年代是旗袍的黄金年代,旗袍在这个时期开始了在时装化的方向,也是海派旗袍开始一统天下的时代。旗袍变长而紧身且高衩近于臀部,符合当时的时代特点。40年代虽是30年代的延续,但由于战乱以及“旧衣运动”的倡导,旗袍开始“接地气”。更加注重使用功能,例如整体长度的缩减,夏季袖子的取消,领子的减低,材料上“土布”的使用一时独领风骚。简单、朴素、适体成为40年代旗袍的主题。“不爱红装爱武装”,“以穿红戴绿的‘资产阶级小姐’为耻”的口号在建国初期改变了人们一时的审美习惯,“十年文革”也成为旗袍在大陆彻底销声匿迹的直接原因。在70年代末,尽管“文革”结束之后对旗袍的“攻斗”已不复存在,但阴影始终笼罩上空。时间来到改革开发后,终于人们可随心装扮自己的到时候,外来的纷繁让人们却无暇重温昔日旗袍的旧梦。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发展,消费能力提升,加上中国消费者对服装的要求越趋讲究,环景因素造就了量体订制衣服的兴起。很多時顾客定制衣服是为出席特别场合,如婚礼、重要宴会、社交话动等的需要。订制同时也是突显个人独持品味的一种表达。所以,量体订制便成为各品牌吸引高端顾客的一种手法。
月白的蝉翼纱旗袍,细细地点缀着暗花。旧时女子卷起的乌发,水钻发卡。 如水的双眸,荡漾秋波。
那一抬眼、一低头的妩媚,是那个年代的画面。想象无数电影场景与作家笔下十里洋场的浮华,身着旗袍风情妖娆的女人,在云雾里,旗袍下的婀娜多姿,只一眼,便镶刻入心。而这些女人应该拥有的美不应只停留在对旧时岁月回忆中。
穿着旗袍的细节贴士:
1:由于旗袍本身就非常贴合身体,在一定程度上会约束穿衣者的行动幅度,那也是为什么以前一些大户人家的大家闺秀们从小就能举止非常文雅的原因之一。穿上旗袍后,人的姿态会得到适度修正,比如习惯弓背的人就自然趋向于挺直身板;不愿意看到小腹凸出则会自觉地去收腹。
2:站立的时候,主观上也一定要有挺胸直腰的意识,双手比较自然地合搭在胃的高度或者小腹前。
3:坐下时,首先应该撂一撂后裙摆,给身体弯曲以足够的空间。旗袍正因为是连体的紧身设计,如果不腾出空间,很容易引起面料的轻微撕扯。出于同样道理,坐也只能坐在椅子的前端,不可坐满。更不能因为坐下就又习惯性弓背塌腰,否则,背后的缝纫和线头等同样会遭受牵引撕扯。双腿不能随性摆放,尽量以优雅的姿势掩藏在裙摆内。裙子长度仅仅过膝时,大腿更要始终闭合,注意裸露在外的小腿摆放姿势。开衩比较高的需要时刻谨防走光。
4:无论是站着还是坐着,双臂都应紧贴身体,需要做任何动作时,也最好只是文雅地使用肘之前的小臂,避免因为幅度过大而露出下腋,这在穿无袖旗袍时更要当心。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