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ultier总是那么情绪高涨,请他签名,他画满整本封面;请他为读者写几句问候,他画起大幅草图;问他争议性问题,他和盘但是婉转托出心底话。他看到矛盾,也能细密理出逻辑,有着天马行空的超现实幻想。他叛逆地打破阴阳雌雄的界限,性感得入骨溶髓,也同样能把典型的巴黎女人海魂衫与蕾丝紧身胸衣提炼出极端的随意与魅惑。师承传统时装体系廷训的他,有对时装最浪漫的情怀,有严谨与率真的一面,也依然是随时给你惊喜、沉迷电影、爱搞笑的时装老顽童。纵横时装界四十年,Gaultier依然朝气蓬勃。
四十年叛逆与激情顽童的时装缘
“很久很久以前,当我还是小男孩时,我梦想当烘焙师,因为我很贪吃。”没有标记性的海魂衫,穿着一身灰色软棉T恤的Gaultier咯咯笑着,打开了话匣子。(是的,时装迷都记得2004年Pain Couture展览上那条“法棍面包宫廷裙”。)Gaultier生于巴黎郊外的Arcueil小镇,爸爸是簿记员,妈妈是收银员,薪资微薄。“我是母亲与祖母带大的,她们教导我穿着出众的重要。衣服不只是保暖、掩体,还与外界有千丝万缕的关联。它的表现关乎结构、缝制、组合、驾驭。腔调高于一切。它足以改变人与人的关系。”这段Gaultier说过上千遍都不厌倦的故事,奠定了他的时装理念。
“12 岁那年,我看了一部有关巴黎时装以及时装设计师的电影,是一出悲剧,但很凄美浪漫。”Gaultier 说的是1945 年的黑白片《Paris Frills》。当红时装设计师勾引好友的未婚妻,视她为缪斯,一季后,又把热情投向别处,浑然不知已深深爱上她。她抽身离去,不愿纠缠。他发了疯纵身跃出窗外。片中对二战后百废待兴的巴黎时装工业的描述,时装设计师的身份、行为、态度的着墨,精准细腻。“那时我就改变主意了,不做烘焙师了,我想做时装设计师!”今天,已是戛纳电影节评委的Gaultier 重看此片,“老天哪,男主角说话的腔调‘嗯,这件还不错……’简直就是我自己!所以说,我能活到现在,实在太幸运了。”
“老实说,我视时装为对现实的反击、叛逆,也是对自己的反思。很幸运,养育我的妈妈却没有任何保护主义。她放任我做自己想做的事。小时候,我喜欢泰迪熊。其实我想要洋娃娃,可是,你知道那时候小男孩玩洋娃娃可不是好事。”Gaultier又忍不住顽皮大笑,“于是,我就替泰迪熊做裙子,把它打扮成女孩。所以,在替Madonna 做舞台服之前,我的模特是泰迪熊。”“所以,话说从头,命中注定我会成为一名时装设计师。我也不可能爱其他比爱时装更多。”
Modern Couture的绝佳代表
自始,Gaultier 的叛逆与不循众,是建基于法国国粹Haute Couture(高级订制),这也使他的创意有扎实的手工细节、结构内涵为后盾。“Haute Couture是法国的国粹,20 世纪初,时装界只有高级订制,顶尖的都是法国设计师,渐渐意大利设计师加入了。70 年代,Couture 走进夕阳岁月。如今,法国殿堂级老字号仅存有限,其他地方的大品牌纷纷来巴黎参展,他们不以Couture 为名,工艺上却是货真价实的Couture。”每次与Gaultier 聊Couture 的种种,就像走入了时光隧道,不管途中多少荆棘与黯淡,前方总是看得到曙光。他像一个传统与摩登的联结者。
“这就像法国人自古以来的矛盾。”在顽皮搞笑的背后,Gaultier 有着尖锐理智的评判,“对我们来说,HauteCouture 就是帝王之服。可是,你瞧,我们当年把国王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又推举另一个皇帝拿破仑来统治。”Gaultier 似乎又用“国王”与“皇帝”来暗示法国本土的殿堂级设计师与征战巴黎的大师,不管谁拔得头筹,工艺仍是法国的Haute Couture。“传统美学角度,法国设计师做Haute Couture 像童话里的仙女服,像艺术品般富有创意。只要漂亮就好,并不关心是否有人买,well,甚至觉得卖不掉更好。” 的确,法国设计师的艺术家气质挥之不去。“现在那可行不通。这就是法国人的矛盾,凄美的矛盾。”
身为独立设计师的 Gaultier,1976年推出自有品牌,从没想过出名,只想钻研时装专业,直到80 年代才崭露头角。“拜传媒所赐,如今年轻设计师只想出名。”他半开玩笑地说。这些年,Gaultier已晋升殿堂级大师行列,经营状况依然受到考验。2004 年,Gaultier 获Hermès家族前总裁Jean-Louis Dumas 之邀,出任Hermès 创意总监。Hermès 同时以1500 百万欧元购入Gaultier 品牌的35% 股权,隔年增至45%。2010 年,Dumas 辞世,同年Gaultier 与Hermès结束宾主关系。Hermès 也将持有股份,以1600 万欧元售于西班牙Puig 集团。Gaultier 授权资生堂旗下的BeautePrestige International 的香水合约,也将于2016 年结束。
{page_break}
但是,Gaultier 忠于传统HauteCouture 的美轮美奂,但并不纠结于此,不会为了系列是否成功、是否受欢迎而钻牛角尖折磨自己。这使他一直往前看,不断创新,并远超时代,也因此成为Modern Couture 的领军人。从没接受过时装设计专业训练的Gaultier,早在1970 年毛遂自荐投入Pierre Cardin 门下,是如今屈指可数的传统巴黎时装工业“师徒体制”培育出来的大师。他对工艺的严谨、待人接物的礼节、视时装为艺术的奉献,有着旧时人的浪漫情怀。他的设计理念,笔触新颖大胆放浪骇俗却又无比的超前。1997 年春夏,Gaultier 首次推出HauteCouture 系列,用牛仔做华丽宫廷裙,传统工艺与摩登理念交融,令尘满面鬓如霜的高级订制行业擦出全新火花。紧接着,他又在各种超现实梦想与戏剧化造型中尝试妙趣组合,比如裙架与皮草、皮革与胶片,为Couture 注入年轻化生命。Gaultier 也站上时装界的“钻石顶点”,成为Modern Couture 的绝佳代表。
“我感激Cardin 先生收我为徒,Saint Laurent 先生赋予女人穿裤装的权利,对我影响也非同小可。”Gaultier的套裤装,更加犀利之余,另有文章。比如,做成如第二层肌肤的Catsuit、不对称、Cutout,有时还添上图案,人体血管心脏、古董花瓶、群花飞舞、荆芥丛生……从浅到深、再渐渐淡出,都缘自简单概念,却变幻出无数模样。他的Styling 技巧之神奇,又非笔墨可形容。有时,女模逐件层层脱去外衣,一转身却发现背后的脊椎图案,竟是Corset 的绑带,又或把标记之一的Crinoline(宫廷裙裙架)做成新娘头纱、S/M 绷带装、套在皮草大衣外。
当时装界尊为“救世主”的YSL 退休后,法国高级时装工会将属于 YSL 的压轴时段给了Gaultier,“接班人”地位不言而喻。在我眼中,那年2002 秋冬Gaultier 高级订制“O 娘传奇”系列,也的确是辉煌之作。整个系列,围绕法国著名情色小说《The Story of O》:巴黎美艳女摄影师O,在情人Rene 的带引下,进入性爱俱乐部,虐与被虐后的O 反客为主,享受了真情与真爱。现场贵宾头戴耳机,边倾听O 娘做爱片段,伴着喉间销魂喘息声,边欣赏Gaultier Couture新作。率先登场的女扮男装Gaultier 女郎,嘴刁香烟,裹在男装碳灰羊绒大衣里,留恋着才离开的男伴余温。现代女性的强悍外表下,依然有一颗对爱情渴望的心。这个渴望,在走回后台的路上,卸下大衣,罩在迎面而来的女模身上,彰显奇妙的造型功力。
在Gaultier 的S&M演绎下,女人懂得抛开矜持,释放自我,全情投入情爱欢愉。如Gauliter所言,像O这样的女人,代表现代女性在经济独立的背后,对爱的憧憬,对性的渴望,变得大胆妄为,没有什么是她不敢穿的。从男式西装长风衣,配加长烟嘴、貂皮衬里军装,到真丝丝绒内衣外罩紫貂披肩,皮鞭绑带与马裤,最后像结婚蛋糕的婚纱……Gaultier的经典之作,把性与性欲、男女间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刻画得丝丝入扣。
Gaultier的雌雄莫辨
对成长于20 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装迷来说,Gaultier 在心目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最初,被他前卫设计所带来的争议“性”吸引,也因此被誉为“L’EnfantTerrible”(坏孩子)。自1987 年第一次看到Gautlier 作品至今,我越来越了解,那些What should or should not be done(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条框对Gaultier 来说是存在的,也成为他设计上的挑战。他替Madonna 设计尖锥胸衣,将“内衣外穿”载入史册,后代不断举一反三,他依然季季有新意。他打破男女着装界限,让女子魅影犀利,拿起鞭子,高踏铁蹄,又让男人妖娆地穿起裙子爱上蕾丝。他的雌雄莫辨,源自80 年代同性恋地下舞厅的变装皇后,绝非性别模糊的中性,而是清清楚楚地看得到“性”的存在。90 年代他替张国荣告别演唱会设计舞台服,至今看来仍登峰造极。今年的纽约大都会博物馆Met Ball上,设计师Marc Jacobs 穿着内裤单披蕾丝长裙参加,亦深得Gaultier 精髓。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