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达芙妮女鞋陈英杰,误入“鞋途”的台湾帅哥

达芙妮女鞋陈英杰,误入“鞋途”的台湾帅哥

作为一个差点成为音乐人的女鞋掌舵人,达芙妮的陈英杰的出身实在是有些巧合,二十九岁时接下达芙妮的总裁职位至今,他的确交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让外界的流言蜚语自动消失。


  陈英杰目前是大陆知名女鞋品牌达芙妮国际控股公司董事会主席,他从二十九岁就接下达芙妮集团总经理,原本外界不看好,但陈英杰却能交出一张漂亮的成绩单,今年还将积极进军台湾,并打入全球市场。


  陈英杰是达芙妮创办人陈贤民的外甥,毕业于中原大学国贸系。中学期间便与任贤齐等人组成“赤蛇”乐团,任贤齐担任主唱、他担任键盘手,走唱间也认识不少演艺圈人士,曾与陈英杰传出绯闻的伊能静,也是乐团表演时熟识。 陈英杰是在家中长辈的要求下,二十三岁进入家族企业达芙妮工作,一开始从基层作业员开始做起,之后轮调到各个部门历练,一九九九年起就接任达芙妮总经理。陈英杰曾表示,从基础开始做起,让他完整了解制鞋的过程、与品牌行销的概念,有助他之后经营品牌。 陈英杰一上任便面临危机,当初达芙妮因以批发为主,庞大的库存造成不少压力,当时他力主发展品牌与自有通路,开始建立达芙妮自有的销售网路,并且将体质不佳的店关闭、并持续加码开店。至今全大陆有三千三百余个柜点。


  2001年的时候,后来成为中国女鞋市场销售霸主的达芙妮国际控股有限公司(Daphne International)的前身正处在最低潮的时候。现在的达芙妮当年的名称还是永恩国际集团公司(Prime Success International),永恩国际的利润自1990年代后期便持续下滑,随后便开始打消库存(inventory writedowns)。此后,公司委任陈英杰("Eddie" Chen Ying-Chieh)将公司的大陆业务拖出泥沼,陈英杰来自台湾的鞋业世家。当他和店铺设计师一起走在深圳街头的时候,看到的情景令人振奋。在深圳的鞋业聚集区,一个街区一个街区摆满了产品,但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些产品却没什么差异。


  而陈英杰从中看到了市场对于更好地选择的需求,还有大幅增长的城市白领对于填满衣橱的需求。与西方女性相比,中国女性购买的衣服和鞋子只有她们的三分之一不到。他主导推出了一个新的零售系列,到去年为止已经在中国大陆开了总共4,120家店面。2005年,永恩国际(它于2008年更名为达芙妮)被评为《福布斯》亚洲版最佳10亿美元以下公司,去年,它凭借2008年6.82亿美元的营收与6,400万美元的利润重回该榜单。


  凭借平价路线的达芙妮品牌与更廉价(每双鞋的均价仅18美元)的“鞋柜”(Shoebox)产品线,达芙妮公司在大陆的女鞋销售收入仅次于深圳百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Belle International),百丽的产品价格点比达芙妮要高。


  达芙妮今年自有品牌女鞋的预期产量为3,500万双,这是陈英杰所确立的立足点的最好证明,今年41岁的陈英杰现在是达芙妮公司的总裁。该公司本月将发布上半年的半年报,半年报的数字将预示达芙妮在2010年的销售收入能否超过8亿美元。


  陈英杰非常谦虚。“和很多大陆新贵一样,我们积累了财富,获得巨大的成功,但我们却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成功的,直到很久过后我们才恍然大悟。我们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赶上了好机会,而非刻意规划的结果。”他说。当然,他也同意:“寻求机会与正确的转变非常重要。”


  达芙妮在上海总部有一支由100名设计师组成的设计团队,由美国人爱迪生·安德鲁(Edison Andrew)领导,他之前为美国鞋类品牌凯尼斯·柯尔(Kenneth Cole)与古斯(Guess)工作。他们正在为陈英杰计划的向高端市场进军的“转变”而努力。今年1月,达芙妮收购了Full Pearl International公司60%的股权,世界最大的运动鞋生产商台湾宝成国际集团(Pou Chen Group)则持有另外40%股份,通过这次收购,达芙妮获得了进入大陆200家百货商场的销道。有了更大的客户群体之后,陈英杰的目标是在未来5年内实现年均20%的销售增长。


  陈英杰的目标不仅仅是把鞋卖给新的目标女性群体,更是要装扮她们。用他的话来说,她们是“一个可爱的奇特群体”。他说,市场淡化了不同群体之间的清晰分隔,不论年长年轻、不论富有还是中产,顾客们都想偶尔挥霍一把,也都会在冲动之下挑上一双打折鞋。{page_break}


  达芙妮并不会不屑去创造这种冲动。在一心扑向事业很多年之后,陈英杰于今年5月与中国女演员韩雨芹结婚,达芙妮重归台湾市场之后新开的60家店铺展开了为期三天的买一送一活动以示庆祝。在上海,顾客的预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45岁的陈云清(音)是上海本地人,她并不热衷于高跟鞋,却说自己是达芙妮的常客。“他们的鞋让我看上去更年轻,而且价格也更容易让人承受,”她在淮海中路上的一家达芙妮门店中如是说。


  而对于想在淮海路这样的商圈中省钱的18岁安徽姑娘杨晓敏(音)来说,没有别的品牌比达芙妮更加适合这个想当潮流先锋的女孩了。“我喜欢SHE(达芙妮赞助的一个台湾女子组合)。而且(达芙妮的)鞋子给我一种时尚感,它特别适合年轻人,”她说。


  但是陈英杰和来自台北的设计师林洲民(J.M. Lin)2010年在深圳所见到的激烈竞争依然让他们难以释怀。中国皮革协会制鞋办公室主任卫亚菲说,达芙妮及其竞争者的“鞋子设计上能看到明显的相似性”,很少有突破性的风格。


  市场与分销是关键问题。已经雇佣21,500名员工(不包括生产线员工)的达芙妮计划在今年年底前新开750家店铺。陈英杰说,任何一家能达到10万名潜在顾客这一临界数值的店铺都值得投资。这位总裁并不急于让达芙妮的设计走到潮流最前沿,他认为这样会吓跑不那么国际化的城市里的一部分比较保守的顾客。相反,他的主要机会是进军中国的内陆省份,他希望在生产部门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内陆地区之后能在那里看到需求提升。在未来20年里,不断提升的购买力将使中国女性买鞋的数量翻番。


  达芙妮在秘密计划“获得主宰中国市场优势地位”的同时,还计划打入日本和韩国等亚洲高端市场,因为中国消费者们希望达芙妮不仅仅是一个国内品牌,陈英杰说。


  (重回台湾市场,这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在那里,“面对丰富的品牌选择,消费者们向来不喜欢来自中国大陆的品牌,他们认为这些牌子来自经济落后的地区。”国立政治大学工商管理教授别莲蒂(Lienti Bei)说。)


  永恩公司于1970年代在台中成立,开始只是一个OEM制鞋厂,之后,陈英杰的两个舅舅在香港成立了永恩国际集团。陈英杰的舅舅陈贤民回忆说,在生产线转移到大陆之后,永恩公司遇到了皮革存货过剩的问题,并在1990年针对沈阳的寒冬开始生产“达芙妮”系列冬靴。8万双鞋在三个星期里全部售出——这预示着正在觉醒的中国对于高档鞋子的需求。


  尽管公司仍然经营部分贴牌生产业务,同时也是一些国际品牌的代理商,然而公司自有品牌的销售成为了其后20年的支柱。早期的收益帮助永恩国际于1995年在香港上市,陈英杰从中原大学(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毕业不久后进入公司样品间,并随后当上了部门主管,就在那时,公司陷入了停滞不前的局面。


  当时的特许经营网络使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同时也带来了未经许可的降价促销,这都让百货商场的顾客们十分不快。1999年,陈英杰的另外一个舅舅,当时的公司总裁张文仪派他去负责中国大陆市场,那个时候,他必须有勇气才行。


  陈英杰是个足够自信的人。“他学习很快而且很大胆,” 陈贤民说,回忆着1999年时他的外甥背着他更换公司标志的那一刻,“我当时训了他一顿,但是私下里,我还是很欣赏那个新标志的。”


  “他是那种会预先做好计划的人,同时,他的家族企业中没有人有他那么快的思维,”林洲民说。2005年,他与陈英杰在达芙妮与鞋柜的营销形象设计上四年之久的合作为他带来了德国iF 传达创意设计金奖。


  随着大陆市场的复兴渐入佳境,年轻的陈英杰再次应公司的要求执掌整个集团。集团原总裁张文仪在2004年涉嫌一起与该公司无关的欺诈案,之后被捕入狱,现在仍在服刑中。陈英杰的舅舅陈贤民依旧担任总经理,他则负责决策并持有9%的股份。陈贤民持有12%的股份,而张文仪的两个儿子——陈英杰的表兄弟——也是董事会的活跃成员,到去年为止,两人合计持有24%的股份。


  类似前总裁的违法案件这样的冲击仍在影响达芙妮的股价,而TPG基金(TPG Capital)于2009年5月对达芙妮进行的8,100万美元私募股权投资则解决了市场对于公司管理问题的担忧。以今日价格计算,公司的市值为16亿美元。


  陈英杰的父亲是一名内科医生。陈英杰坦言,营销是他大学6年中唯一让他感兴趣的课业。他真正的乐趣在于他的摇滚乐队。但面前的商业世界又使得他不得不把这个乐队抛之脑后。不过,他也为自己的人生之路找到了一种新的活力。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