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保安族服饰文化

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保安族服饰文化

  服饰是文明的窗口,思想的形象,又是民族精神的外化,而且还是民族构成要素之一和识别民族的标记之一,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所特有的服饰文化。

  保安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少数散居于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和青海省循化县。保安是由地名而来的自称,保安族原是13世纪后,随“西域亲军”东来的蒙古人,他们信仰伊斯兰教,先在青海同仁一带驻军垦牧,长期与当地回、东乡、撒拉、藏、汉等民族交往、通婚而逐渐形成。过去人们因其信仰伊斯兰教、习俗与当地回族相近,而称其为“保安回”。1950年根据本民族的意愿,定名为保安族。据其民族内部的传说、语言特点和类似蒙古族的一些生活习俗,可以推断保安族是由元、明以来居住在青海省同仁地区的一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人,与周围生活的回、汉、藏、土等民族长期交往而逐渐形成的一个民族。保安族现有人口12200余人,他们有本民族的语言,无文字,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大多数人通晓汉语。


  位于甘肃西南部的保安族地区,东南与临夏县接壤,西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毗邻,北与青海民和县隔河相望,东北部与永靖县以黄河为界,位于巍峨的积石山下,黄河上游之滨,水草肥美,宜农宜牧。保安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兼营牧业和手工业。



  传统服饰


  男子穿大裆裤,宽裤腿。上身内穿衬衫,外套一件长袍,名叫柔拉,像藏式长袍。长袍为夹制,布料或高级平绒、丝绒料,也有皮毛里子的。面料颜色一般多为墨绿色、蓝色和紫红色。袍长三尺三寸至三尺五寸小。过膝,稍短于藏袍。肩宽一尺五寸,袖口宽六寸,均比藏袍尺寸小。袖口沿宽度不同的紫、红、格形布边。右斜下襟边外系一和衣袍相同或不同的小带子,做为装饰品。也可用来扣绊衣服。袍外面腰系红、蓝、绿、桃红等丝绸带子,长约一丈,宽约六寸至一尺,在腰上围三圈后外吊尺许。腰挂什样锦保安腰刀。冬季多穿翻领大襟紧袄,脚穿靴子和罗蹄(用牛皮做成的周围有褶皱内装草、羊毛等取暖)。据老人流传讲,此服装时兴长达400多年,直至本世纪五六十年代仍有人穿。{page_break}


  保安族男子传统的帽子是大檐帽(与藏礼帽相似)和“号头”。“号头”是一种黑布顶、蓝布边的圆形帽。足穿长筒皮靴或布鞋、布棉鞋,脚上穿棉布或麻布袜子、羊毛织的毛袜等。


  女子的传统服饰为:上身内穿花绸缎斜襟软衬衫,外套长袍或夹夹。长袍长至膝下,斜大襟,和尚领子。长袖,袖边和襟摆处均绣花。长袍有夹的,也有棉的布制或绸缎制。一般为青色、蓝色等。女子的夹夹分长短两种,长的长至膝下(长约二尺五寸~二尺六寸),斜大襟,腰身呈直筒形、紧身。襟摆处绣花边或包蓝布边。有的胸上部位绣花,多为蓝色、黑色布制,圆领。姑娘媳妇均可穿,老年人的素些,并且不穿圆领。短夹夹长二尺二寸至二尺三寸,至腹部,也是斜大襟,黑色布制,花布边子,绣花,圆领。多为年轻妇女穿用。长短夹夹都是无袖的。女子下身穿大裆裤,裆宽八寸,裤长一般二尺七寸至二尺八寸,裤腿宽七至八寸。有花布裤腰,姑娘和媳妇均可穿。老年妇女一般穿黑色的,大裆裤一般为夹的,也有棉的。保安族妇女在厨房干活或做农活时,还有戴一条裹肚围裙的习惯,其制作也很精致、小巧,上面绣花,既是护衣服的实用品,又是装饰品。


 



  保安族妇女的传统头戴分姑娘和媳妇两种。姑娘喜爱戴“绌绌帽”(即带有折皱边子的帽子),为圆形,圆顶,布制。一般为淡蓝色和粉红色,帽子左侧缀一朵牡丹花图案和两条丝穗子。戴上后,典雅大方,且有古代游牧民族的雄风。还有一种叫“咪哪”的布制或绸缎制的带子,多为红色或粉红色。带子中部呈窄圆形,两端宽些。围在头上,刚好露出头顶和额头。带子上绣花和蝴蝶等图案,镶黑丝线边。两端还各缀一条绿色的绸布细带,长约一尺左右。“咪哪”戴在头上,显得简洁、古朴、美观。已婚妇女则为布包头,一般为黑色,上戴盖头,多为黑色、墨绿色或苹果绿绸纱盖头。盖头边长为二尺五寸左右。戴上后,前面遮两颊、脖子,只露面部,后面盖住整个后胸。保安族妇女还喜欢在头上插花,姑娘的头花,花头向上,妇女的头花,花头向下。{page_break}


  年轻妇女脚上多穿绣花鞋,为布底、布帮、夹制,多为红、绿色。老年妇女则多穿圆口低帮的黑色绣花鞋,冬季穿低帮、布棉制作的棉鞋,多为黑色。


  保安族妇女的饰物多为银制的,也有玉石和金制的。她们的双手腕上戴镯子,手指上戴戒指,耳朵上戴耳环、耳坠,形状不一。女子结婚大典时,过去头上戴银制“头规”、插花、插“翠骨朵”。“头规”是一种龙凤牡丹图案的纯银饰物,女子戴上它后,银光闪闪,华贵异常。“翠骨朵”则是一种包托着玉石珠子的银制饰物,插在头上,更加显得美观大方、秀丽。


  现代服饰


  保安族的服饰,不论早期和现在,变化不太大。从清同治年间从青海同仁县迁徙到甘肃省积石山县大河家地区后,保安族群众和临夏地区的回、撒拉、东乡等民族居住一地受当地回族等兄弟民族的影响较大。现代服饰和回族差别不大了。保安族男性,平时头戴白“号帽”(白色无沿帽),上身穿白汗褡,外套青色夹夹;遇有喜庆节日,则戴礼帽,穿翻领大襟长袍。长袍边缘用宽度不同的彩色布条、绸缎、氆氇等加边,并喜欢束红、绿、蓝等绸制长腰带,然后系上著名的“什样锦”、“波日季”、“尖刀”等腰刀(长度一般大至满尺,小到五寸),足蹬长筒马靴,显得十分威武而潇洒。青年男性现在都穿流行时装,足蹬皮鞋,打扮入时。


  保安族女性中,未婚姑娘只梳两条辫子,不戴盖头,有极少的戴绿色盖头,或戴自制的绣花无顶和圆顶沿帽(圆形卷沿帽左边缝有绢花、吊穗),显得活泼俊俏。已婚妇女和中年妇女喜欢戴一顶花线(红、绿、粉红、白色的)织的线帽(圆顶)或白色布帽。她们的头发盘起,藏于帽下,以示和少女有别。大部分戴丝、绸青色盖头,显得老成持重。保安族妇女身上一般穿老式大襟衣服,外套“坎夹”。衣和裤边绣花或以不同的绸缎加边,面料一般为平绒、灯芯绒或其它棉、毛呢等,蓝色和黑色宽档裤或直筒等裤。遇到喜庆节日,妇女打扮十分俊俏,一般为苹果绿或粉红色的上衣,桃红色或紫红色的裤子。女性老少均佩戴金银耳环,手上戴镯子,脚穿圆口或偏带绣花鞋。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青年姑娘和妇女,也改戴白色或桃红等仿“护士帽”,喜围各色纱巾,额前留“刘海”,身穿流行各色西装,足蹬高跟皮鞋,也有的抹口红,显得别有一番风姿。


  整理定型的保安族服饰


  保安族传统服饰虽有其鲜明的色彩、精巧的工艺、别样的款式和独特的风貌,但与藏、蒙古、土、回等民族长期杂居、交流,影响,服饰特点不很突出,现在从服饰上很难识别出保安族。因此县委、县政府决定,整理定型保安族服饰,弘扬民族文化,打民族牌,“让世界了解保安族,让保安族走向世界”,振兴民族经济,促进民族进步。2002年,组建的工作班子经过近8个月的时间,通过走访调查、征求意见、绘制定型服饰图、制做样品、展示样品征求意见、修改等阶段,终于搞出了一批保安族干部群众广泛认可的定型服饰,这些服饰在保安族艺术节、临夏风情旅游节等节会一经展示,便获得人们的广泛赞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定型的保安族服饰较好地体现出了保安族宗教的、道德的、价值观的、历史的、经济的、文化的、民俗的、审美的和性别、年龄等方面的特点。定型的服饰分男性老年、青壮年、少年儿童的冬装、春秋装、夏装,女性老年、青壮年、少年儿童的冬装、春秋装、夏装。


  在男性服饰上,重点突出“保安号帽”、“柔拉”、“绑身子”、“腰带”、“靴子”。白号帽加有星月图案彩带的“保安号帽”,即是宗教信仰符号,又是识别民族符号之一。简朴的白号帽成为信仰伊斯兰教的标记,已为大众所熟知,加有星月图案的彩带可与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在头饰上有所区别,并且增加了“号帽”的审美效果。“柔拉”是保安族传统服饰,分长、短两种,冬天穿棉的,春秋穿夹的,也是较有特色的袍装。就地理环境对服装的影响而言,中国有“北袍南裙”之说。“柔拉”其实就是具有保安族特点的“北袍”,长“柔拉”似蒙古袍、藏袍,但又有区别,主要是比蒙古袍、藏袍稍短,长度约超过膝盖5寸。低领、右衽、布带,不开叉。镶边,但边饰色彩单一简洁,线条流畅,造型粗犷。再配以丝绸或绣花腰带、保安腰刀、长筒靴,更是显得勇敢粗犷,大方潇洒。“柔拉”、腰带、长筒靴、保安腰刀这些服饰、腰饰、坠饰反映了保安族生活在牧业与农业过渡地带的地理环境,农耕文化的特点,反映了与蒙古、藏、土等民族杂居,交流的历史,也反映了保安族坚强、勇敢、坦率、包容、粗犷的性格特征和大方潇洒、威武的男子汉风采。“绑身子”是保安族非常有特色的一种服饰,似马夹又不像马夹,可以称之为保安族式的马夹,其特点总体同马夹,只是前下部约八分之三部分是整块的,绣花、镶边并做成口袋,左边固定在马夹上,右边用带子“绑”住。{page_break}这种衣服很有实用价值,多穿在春秋、夏季。据说过去口袋里装刀子、小石头用于防身自卫。也很有审美价值,“绑”在腹部,正好突出了人体的曲线美,而且精美的刺绣,生动高雅的图案,别致的镶边和独特的款式,使这种服装很有魅力。这种服装也展示了保安族妇女的智慧、灵巧和自由创造的才能及倾注的炽热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正因为如此,“绑身子”成了保安族男女老少都喜欢穿的服装。在女性服饰中,重点突出“咪哪盖头”、“柔”、“绑身子”、“绣花裤”、“绣花鞋”。“咪哪盖头”是“咪哪”与“盖头”的结合,“咪哪”是保安族少女很有特色的一种头饰,绣花,饰边,很美。而“盖头”是受阿拉伯民族服饰的影响而形成的,实际上是妇女面罩的一种变种,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妇女的标志。这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咪哪盖头”既是一种民族符号,又是一种宗教符号。而且用“咪哪”精美的图案、边饰及精巧、雅致的制做配上粉红、水红、嫩绿等纱巾盖头的飘逸,很好地体现了女性苗条的身材及婀娜的步姿,给人以无穷的美感。“柔”是恰身袍装,体现出女性优美的身体曲线,再绣上精美的图案,镶上艳丽的边饰,显得亮丽大方,光彩照人。“绑身子”更能突出女性的曲线美,再配以绣花、镶边的裤子,绣花等,很好地表现了女性的苗条、挺拔、柔媚、风韵。浓艳的色彩,精美的花草图案,亮丽的边饰也体现了保安族女性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爱美之心;也展示了保安族妇女的心灵手巧和聪明才智。


  对绣花图案的选择,主要选了梅花、竹子、山丹花、兰花等。傲雪怒放、不畏严寒、独步早春的梅花,寓意保安族苦难历史,迁徙及严酷的生活环境,也表现了保安族人民顽强、勇敢、刚烈、剽悍不羁、粗犷豪放的性格特征。四季青翠、姿态潇洒自如有宁折不屈气节的竹子,叶子四季碧绿、挺伸似剑、花色脱俗、香气清幽的兰花寓意保安族自尊、自爱、自重、上进、朴素、热心、随和宽容的性格特征。山丹花寓意现在生活的地理环境,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汇地带,农业为主畜牧业为副,满坡山丹花红艳艳。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