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国粹京剧连连看,三寸金莲跷功鞋趣谈

国粹京剧连连看,三寸金莲跷功鞋趣谈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而戏中演员的服饰和鞋子也成为一大亮点,今天我们来介绍一种跷功鞋,这是三寸金莲的写照,如果没有一定的功底,就没办法穿上这样的鞋,

  提起“跷功”,喜爱京剧的戏迷们,定会想起绝响舞台多年的“跷功”表演特技。近年来,中国戏曲舞台上,没有比武汉市京剧团创排的《三寸金莲》亮相更引起轰动了。首先是《三寸金莲》是根据著名作家冯骥才颇具争议的同名小说内容,把小脚女人的故事改编成京剧;其次是该戏恢复了传统京剧几近绝迹的“跷功”特技,把女人的小脚又搬上了舞台。



  京剧《三寸金莲》主角戈金莲



  2004年9月22日晚,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分会场温州鹿城文化中心的舞台上,一个个踩着“跷”的“小脚”女子疾步如飞,共有15位,年纪最小为15岁,最大的也60多岁了。她们足尖斜立于地,穿着形如玉兰叶、三寸长的“跷功鞋”…,这就是武汉市京剧团的参展节目——京剧《三寸金莲》,人们有幸欣赏到被誊为“东方芭蕾舞”的跷功技艺。9个月里《三寸金莲》在各地共演出50多场,十分引人注目,吸引了不少观众。



  跷功,亦称“踩跷”,“绑跷”,戏曲表演特技。主要为旦角(花旦、刀马旦、武旦)在表演中仿照古代缠足妇女的走路姿态…。跷(qiao 音读“悄”),字意为:举足,踮起脚后跟。传统戏曲中“跷”是件木制假小脚,它绑缚在演员脚上,用跷带缠紧,外再套“跷功鞋”,上着大彩裤遮住真脚。相传,跷始自陕西的踩高跷。汉唐时期,高跷名为长跷伎,最初并无纤足的扮法,后假扮女子者,为显示身材修长,苗条美观,随把裤口加长至与真足齐,又在下边套上金莲小鞋,一双纤美小足在舞台上表演的惟妙惟肖,于是戏曲旦角仿效,渐成风气,并由西安传到四川。乾隆年间,又有梆子腔旦角魏长生(又名魏三)将其带至北平。演花旦者皆效之,深受观众欢迎。从此被吸纳为京剧中旦角表演特技之一。{page_break}


  旧时,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为了塑造小脚女人形象,京剧中的旦角(大多为男旦)都需要练就“跷功”本领。但是这双“跷功鞋”并非那么容易穿上,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和痛苦的磨练。跷功可分“硬跷”和“软跷”两种,因而跷功鞋也分成“硬跷鞋”与“软跷鞋”。


  硬跷鞋一般采用红、白、兰缎地,五彩线绣制花纹,鞋头缀有彩色丝穗,鞋帮后跟缝有一块长约10寸的白布条,俗称“鞋拔带”。硬跷鞋底部为半截鞋底状,即前掌部是用白坯布纳制的千针底,后掌面空洞,正好露出木跷的后跟。穿上这双鞋要经过多道程序:


  1、 绑木跷:木跷下端削凿成缠足女子的莲脚形状,约3寸长,前尖后圆,脚心弓起。上端呈牛舌形,长度为5寸多。绑时把脚尖朝下插在跷内。用绑带把脚背同木跷牢牢扎紧。再穿入木跷套,仍用跷带绑缚;


  2、 穿跷鞋:拉住鞋拔带穿进跷鞋,再将绑缚带交叉向下环绕至脚裸处,然后系紧打结;


  3、 带跷套:跷套为兰缎五彩线绣,俗称“裤腿儿”。上宽下窄,圆筒状,上有两根带子,系于膝下。最后放下裤脚儿便可遮住跷板,只露出跷功鞋。


  软跷鞋也用红、白、兰缎五彩线刺绣,普通千针纳鞋底,长度根据演员脚码,一般约4寸。左右帮上设白布带,鞋尖内塞棉絮。与硬跷鞋不同的是它采用鞋垫,即在跷鞋内制高坡木鞋垫(白坯布包裹)。穿着分以下步骤:


  1、先裹脚:软跷鞋不用木跷板,先用裹脚布将脚裹好;


  2、套软跷鞋:用后帮鞋拔拉进软跷鞋,再将两根带子绕跷鞋至脚背并捆紧打扣;


  3、穿跷套彩裤:穿上兰色彩丝绣花跷套,再用大彩裤遮住真脚;


  无论穿硬跷鞋还是软跷鞋,演员站立后,脚掌与地面均成75度夹角。最早科班的演员从小就要开始训练。著名京剧武旦李金鸿先生回忆,自己学艺时,单练习跷功就花了三四年。武旦表演翻、打、扑、跌时,都用踩跷。在脚上绑上木头作假小脚,要练得和真脚一样运用自如,没有长时间的刻苦锻炼是不行的。武旦只有把跷功练好才能穿上跷功鞋,开始正式学戏。京剧的很多程式都是以跷功为基础。《三寸金莲》中的主演刘微,为了表演跷功足足花了一年多时间练习,开头几天脚尖肿得根本没法塞进鞋套,站、走、跑、跳从头学起,一年后才能投入正式排练。全剧两个多小时表演中,她脚尖着地娴熟地跑圆场、走台步、下腰、翻身、平转、舞蹈等,四平八稳、利索敏捷,却不知足下是脚指红肿,磨出老茧甚至变形。


  跷功表演采用足尖斜立于地像跳芭蕾舞一样,婀娜多姿,轻灵矫健,故有“东方芭蕾”之称,其实“跷功”比“芭蕾”更难。据武汉市京剧团负责人介绍:芭蕾的舞鞋在鞋头部份有块软木,演员只有在立地旋转时才会用到脚尖的力量,跑跳时都还是脚跟着地。而我们的跷功要求演员一裹上木跷,腿部和脚腕都要绷直,整个脚都是离地的,完全依靠脚腕的力量挺立着,此时全身的重量都压在脚尖上,因而训练起来难度较大。由此可见,中国的跷功确实比西方的芭蕾舞更上一筹。


  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京剧旦角都有着娴熟优美的跷功表演技巧。如:京剧名角于连泉(筱翠花)跷功极好,他表演的《贵妃醉酒》中贵妃醉酒一场,要踩跷完成“衔杯”下腰、“卧鱼”、闻花、扇舞、云步、醉步、等各种身段与步法,难度较大,其精彩的表演,轻捷的脚步,传神地演绎出杨贵妃的妩媚和醉态,故每场演出必满座。跷功是中国戏曲表演中一项特殊的技艺,传统的旦角戏中都有它精彩的表演片段,但是演员要掌握这门技巧,经受的训练却是非常痛苦的。新中国成立后因考虑多种原因,跷功渐渐退避舞台。京剧《三寸金莲》的演出,“跷功”话题又被重新提出。在今天,跷功对演员的基本功训练是否有借鉴之处?能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还有待于专家们的探讨和研究,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