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中国民族服饰文化——汉族服饰文化

中国民族服饰文化——汉族服饰文化

服饰是文明的窗口,思想的形象,又是民族精神的外化,而且还是民族构成要素之一和识别民族的标记之一,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所特有的服饰文化。


  一.民族概况


  汉族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是原称为“华夏”的中原居民,后同其他民族逐渐同化、融合,汉代开始,称为汉族。汉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族,有七大方言。现代汉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由甲骨文、金文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方块字,共有四万个字以上,通用的有七千字左右,现为国际通用语文之一。汉族没有产生全民族必须信仰的宗教,部分人信仰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


  二. 特色文化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俗称“新年”,是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除汉族外,蒙古、壮、布依、朝鲜、侗、瑶等族都过此节。


  春节活动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经过除夕、春节、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春节活动因时因地而异,主要有以下的内容:操办年货、做新衣、掸尘、祭灶、祀祖、吃团圆饭、守岁、贴春联、挂年画等,节日期间人们还互相拜年,放爆竹,吃年糕、饺子、元宵,舞狮,扭秧歌,玩花灯等。


  除夕之夜,即年三十晚,家家团聚,吃团贺饭,闭门团坐待旦,谓之守岁。贴春联、挂年画起源于古代的桃符。拜年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丁互走访祝贺春节,表示辞旧迎新的一种形式。


  闹元宵,正月十五日,为每年第一个望月,称为上元节,也称元宵节,是春节活动的高潮和结束。在元宵节之夜有放灯、观灯、耍社火乖娱乐活动。元宵耍灯起源于汉代,后来逐渐演变成为民间的盛大节日,各地区各民族因地布宜,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的活动。


  清明节(农历三月间)又称聪明节、踏青节。汉族民间传统节日,浒于全国各地。除汉言辞外,彝、壮、布依、满、侗、瑶、白族皆过此节。节期在农历三月间,即公历4月5日前后。


  清明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后来演变为节日。清明节前两天为寒食节,所以人们常合肥市并称为清明寒食节。


  清明节的民俗活动主要有扫墓、插柳、踏青、射柳、放风筝、荡秋千等。其中扫墓秦以前已有,唐代成为定俗,宋代得到沿袭,一直延续至今。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起源于唐代。荡秋千习俗盛行于唐代。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人们为纪念屈原而举行的活动,主要表现为包棕子、划龙舟、抢鸭子等民间活动。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又名团圆节、仲秋节、女儿节及八月节。汉言辞民间传统节日。除汉言辞外,蒙古、回、彝、壮、布依、朝鲜等族也过此节。中秋节在每年阴历八月十五举行,恰值三秋之中,故名。


  中秋佳节,民间有祭月、赏月、吃月饼、吃团圆饭及舞龙灯等活动。中国古代有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祭月赏月活动始于周代,北宋始定为中秋节,南宋成为普遍的活动,明清以来盛行不衰。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现又为敬老节,是人们向长辈表达关心与尊敬的节日。{page_break}


  三. 服饰聚焦


  汉族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其历史源远流长、文化辉煌灿烂。踪观几千年的历史,汉族的服饰,在式样上主要有上衣下裳和衣裳相连两种基本的形式,大襟右衽是其服装始终保留的鲜明特点。 不同朝代、不同历史阶段,又各有不同的特点。


  在服饰的色彩上,汉族视青、红、皂、白、黄等五种颜色为"正色"。不同朝代也各有崇尚,一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汉赤,唐服色黄,旗帜赤,到了明代(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定以赤色为宜。但从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以後,黄色曾长期被视为尊贵的颜色,往往天子权贵才能穿用。


  服饰的原料,主要有麻布、丝绸、棉布、毛呢、皮革等。汉族的染织工艺,以其历史悠久、技术先进、制作精美而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享有盛誉。古代染织,特别是丝织方面,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世界上独有的。


  中国古代的染色技术也极为卓越和先进,不仅颜色种类多,色泽艳美,而且染色牢固,不易褪色,被西方人誉为神秘的"中国术"。其方法大体可分为织花、印染、刺绣、书花四大类。


 



  汉族服饰的装饰纹样上,多采用动物、植物和几何纹样。图案的表现方式,大致经历了抽像、规范到写实等几个阶段。商周( 约公元前16世纪-约公元前1066年)以前的图案,与原始的汉字一样,比较简炼、概括,抽像性强烈。


  周朝以后至唐宋时期,图案日趋工整,上下均衡、左右对称,纹样布局严密。 明清时期,已注重於写实手法,各种动物、植物,往往被刻画得细腻、逼真、栩栩如生,仿佛直接采撷於现实生活,而未作任何加工处理,充分显示了中国汉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汉族的服装纷繁复杂,变化很大。概略而论,古代服装讲究装饰,并对服装及装饰的等级差别有严格规定不可僭越。近现代服装则废除等级规定,趋于简便、讲求实用。


  古代服饰 服装 从形制上看,汉族古代服装主要有裙服(上衣下裳,裳在古代是裙)、袍服(即深衣,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短衣)裤服等类型。其中,裙服中的冕服为帝王百官的上等礼服;袍服(深衣)有长衫袍式及衣连裙式,前者为百官朝服及庶人礼服,后者为王后贵妇的礼服。襦裤服为平民常服。


  头饰 古代男子头饰为束发冠笄。冠的形制有高冠、弁、梁冠、笼冠、小冠、幞头、帻、帢、帽等。其细别的各种冠帽之名,如委貌冠、通天冠、远游冠、进贤冠、大帽、圆帽、鹅帽、唐巾、席帽等,可达数十种。也戴各式头巾如四方头巾、万字巾、云巾、软巾、幅巾、葛巾、华阳巾等。还有的地区农民戴笠帽。


  古代汉族妇女头发都挽成髻。髻形有双髻、垂髻、偏髻、平髻、螺髻、高髻、飞天髻等类。具体名称则有数十种,如丛梳百叶髻、双环望仙髻、朝天髻、翻荷髻、宝髻、花髻等。发髻上的饰物则有梳、篦、簪、钗、步摇、翠翘、珠翠金银宝细、搔头、珠箍、珠冠、凤冠,以及金银珠玉精制的鸾凤、采翟、珠滴、珠牌等。鬓发两侧饰博鬓,也有戴帷帽、盖头的。 近现代服饰 辛亥革命后服饰 近现代以来,汉族服饰大变,辛亥革命以后,作为封建统治者上层最高礼服的冕服、男子广袖裙服,以及服装上繁缛的章纹、佩玉、组绶等早已完全被淘汰。清代官服也被捐弃。代之而起的,男子礼服是简化了的传统长衫(深衣),保留了满族的马褂,穿布袜子布,戴呢帽、毛线帽、皮帽。同时引进了西式礼服,戴呢帽。女子礼服初为简化的上衣下裙,后又流行改良旗袍,也有以衣连裙作礼服的。同时,公职人员与知识分子开始穿中山装(以孙中山倡导并首服而得名)。城市工人及乡村农民则上穿短衫袄,下穿长裤,男装与女装的区别在于,男衣多取对襟式,女衣多取大襟式。


  解放后服饰 1949年以后,大陆服装趋于统一。城市各阶层男子不分礼服与常服,一律穿干部服,有帽子,形制同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军装,上衣有四个口袋,有袋盖,只是变军装的草绿色为青色、蓝色、灰色、黑色,并且减少了腰间系束的宽皮带。此外,青年人中流行过“青年装”及夹克。城市各阶层各行业妇女服装一律也是干部服,只是领口不同于男装,衣服上的口袋减为三个或两个,一般没有口袋盖。夏季男子穿白色或浅色灰衬衣,妇女穿半腰裙或连衣裙。农村干部及青年学生一般穿干部服,农民仍穿对襟或大襟(限于女装)短衫袄,下穿长裤。{page_break}


  改革开放以来的服饰 80年代以来,实行改革开放,不论城市农村,各行各业都流行穿西装、风衣、呢大衣、夹克衫、羽绒服、运动服等新式服装。青年女子的服装更是款式新颖多样。但中年以上仍普遍穿干部服(西方称为毛泽东服)。服装的质料也从棉布(手工织布与机织布)向化纤、高级呢面料、毛皮、丝绸等方向发展。



  汉族衣冠源远流长


  汉族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其历史源远流长、文化辉煌灿烂。


  纵观几千年的历史,汉族的服饰,在式样上主要有上衣下裳和衣裳相连两种基本的形式,大襟右衽是其服装始终保留的鲜明特点。不同朝代、不同历史阶段,又各有不同的特点。


  五种正色


  在服饰的色彩上,汉族视青、红、皂、白、黄等五种颜色为"正色"。不同朝代也各有崇尚,一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汉赤,唐服色黄,旗帜赤,到了明代,定以赤色为宜。但从唐代以后,黄色曾长期被视为尊贵的颜色,往往天子权贵才能穿用。


  神秘的中国术


  服饰的原料,主要有麻布、丝绸、棉布、毛呢、皮革等。汉族的染织工艺,以其历史悠久、技术先进、制作精美而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享有盛誉。古代染织,特别是丝织方面,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世界上独有的。古代的染色技术也极为卓越和先进,不仅颜色种类多,色泽艳美,而且染色牢固,不易褪色,被西方人誉为神秘的"中国术"。其方法大体可分为织花、印染、刺绣、书花四大类。


  由抽像到写实的衣服图案


  汉族服饰的装饰纹样上,多采用动物、植物和几何纹样。图案的表现方式,大致经历了抽像、规范到写实等几个阶段。商周以前的图案,与原始的汉字一样,比较简炼、概括,抽像性强烈。周朝以后至唐宋时期,图案日趋工整,上下均衡、左右对称,纹样布局严密。明清时期,已注重于写实手法,各种动物、植物,往往被刻画得细腻、逼真、栩栩如生,仿佛直接采撷于现实生活,而未作任何加工处理,充分显示了汉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