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者获悉,日前欧盟加强了对纺织品的环境激素的监管,已全面禁止进口含环境激素的纺织品。
纺织服装中的环境激素问题一直为世界各国所关注。
欧盟明确禁止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和壬基酚(NP)在纺织生产行业中使用。瑞典化学品管理局计划于今年8月前向欧洲化学品管理局提交“禁止含NPE纺织品进口欧盟”的文件,此举最终导致欧盟全面禁止市场上出售含有NPE的纺织品。
据记者获悉,NPE属于内分泌干扰物和致癌物,作为表面活性剂,在纺织行业被普遍使用。此外,NPE也可以用作清洁剂。NPE一旦进入环境中,就会迅速分解成毒性更强的环境激素。
有关部门建议相关企业,关注欧盟新要求的更新变化和实施时间,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同时加强对原辅料源头的控制,采取清洁生产技术,用生态环保的表面活性剂替代NPE,摒弃水洗涤纺织品的方式。
业内人士表示,这对我国技术能力不高的纺织企业将带来新的挑战。
NPE在纺织业中都被广泛应用于印染、清洗的工序。而在纺织业之外,NPE也可以用做表面活性剂、清洁剂。NPE一旦进入到环境中,就会迅速分解成毒性更强的环境激素——NP,也就是壬基酚。 NPE是全世界公认的环境激素。研究表明,即便这种物质排放的浓度很低,也极具危害性。
2011年4月至5月间,绿色和平在中国、英国、阿根廷等全球18个国家采购了15个服装品牌的78件样品,其中包括运动服装、休闲服装及鞋类。这些样品的产地涉及中国、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泰国等13个纺织品生产国。绿色和平将这些样品送至具有资质的第三方实验室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包括阿迪达斯、李宁等在内的2/3的样品被检测出含有NPE[1]。
NP具有持久性以及生物蓄积性[2]。也就是说,它一旦被排入的环境中,它会在环境中存在很长时间,而且它可以进入食物链,并且通过食物链逐级放大。同时,它还具有模拟雌激素的作用,因此它一旦进入生物体内之后,就会影响生物体正常的生殖和发育,可以导致人类男性精子数量的减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