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二三线城市是如今众多奢侈品牌战略布局的重点,寻址便成了它们最“头疼”的问题,一方面想要挖掘更多的需求,另一方面它们还要保持“专属性”。
奢侈品牌寻址的苦恼让高端百货商们看到了商机,它们也纷纷挺进二三线城市,一时之间一些城市高端商场遍地开花。
但这对奢侈品牌而言并非绝对的好消息,在细致到连商场卫生间的大小都要考量的层层标准之下,奢侈品牌在没有寻到它们认为足够好的店址之前,宁可再等待;即便之前已入驻的奢侈品牌,也有可能因为百货店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各方面与其不“匹配”的问题而退出。
要知道,一个高端百货能引进哪怕一个被中国消费者所热衷的大牌,就能带动整个百货店的招商引资以及之后的人气。
那么,究竟奢侈品牌是如何选址的?高端百货如何才能获得奢侈大牌的青睐呢?
奢侈大牌不爱“孤岛”
相比于一线城市已经相对饱和的市场,二三线城市的高端消费力量还有待释放。能寻找到一个像杭州大厦那样半年就能释放9亿元奢侈品消费力的百货商,对奢侈品牌无疑是个惊喜。当然这和杭州消费人群的财富很有关系。
通常奢侈品牌在考量下沉城市的潜力时,除了当地的GDP,该地的财富人群积累量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尽管沈阳的GDP没有北京那么高,但那里的财富人群不可小视。这也难怪,在短时间之内沈阳成了高端商品的聚集地。今年沈阳更是相继开出了5家高端百货店。
有时一个地方的城市发展态势也决定了该地财富人群的数量。就以鄂尔多斯这样一个资源密集型城市为例,去年一年的时间,奢侈品牌就群起“围攻”鄂尔多斯,各高端商圈也相继落成。
此外,有着区位优势的城市也是奢侈品牌中意的目标。相比于其他内地城市,作为西南重镇的成都现有高端零售品牌数量已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同时,成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排在众多内地城市的前列。
如今,包括武汉、郑州、沈阳、西安等二三线城市均已成为奢侈品牌青睐的下沉路线。理应这些地方的高端商场更容易获得奢侈品牌的垂青,但财富品质学院院长周婷发现有些二三线城市高端百货的“孤岛”现象很严重。即高端百货就像一座孤岛一样与周围“破烂”、不成气候的环境格格不入。
在成熟市场的高档百货,通常周围形成集群式的消费氛围和消费状态,配有高档会所、餐饮等高端形态,从而将人流、物流都聚集在这个大的商圈之内。
但在一些二三线城市,即便高端百货所处的地理位置、距离核心区域的距离等条件尚佳,但因为城市两极分化严重,百货的“孤岛”现象显得尤为突出。
“奢侈品牌十分注重整个百货周围的商业形态,如果没有形成奢侈品消费的氛围和气候,光有一栋漂亮的高档大楼也是吸引不了奢侈品牌的,如果品牌引不进来,最后会变成烂尾商场。”周婷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
层层标准 高端百货不易做
除了周围的商业环境以外,高端百货的内部环境、品牌结构、所提供的服务等等都是奢侈品牌考核的范畴。层层森严的考核标准甚至细化到高端百货店内卫生间的尺寸与位置等。
即便当初奢侈品牌因为城市的潜力与百货店的位置而相中该店址,但之后如果百货店在发展过程中各方面条件无法与其匹配的话,也会遭来奢侈品牌的“嫌弃”而退店。
天津的伊势丹去年就经历了爱马仕(Hermes)退店的遭遇。分析原因,周婷指出:“奢侈品牌很现实,如果一个百货店没有为其带来足够多相对应的人流,不能够为其营业利润带来改善的话,它们就会退出。”而这亦归咎于百货店内其他多为普通名牌的店铺陈列,多样复杂的客流与面向超高端的爱马仕并不匹配。
而对于许多老牌一线商场,如果不及时进行硬件升级,也会遭来奢侈品牌的撤柜。去年,青岛阳光百货里的古驰(Gucci)、保时捷(Porsche)纷纷撤柜,单一的靠品牌的数量已不再是高端百货的优势,打造一种生活方式进而吸引消费者涌入也成了奢侈品牌注重的需求。
当然,也并不是在上海等一线城市取得成功的高端百货在二三线城市一样能获得奢侈品牌的垂青。业内人士就发现一直做高端地产的恒隆到了济南就变得有些“奇怪”,一方面是引入的品牌不够高端,另一方面也并没吸引到多少的消费者。
而上海的恒隆则聚集了诸多一线大牌。同样的高端地产在不同的城市缘何境遇会如此不同?上述业内人士指出:“这和商场本身的运营模式有关。济南恒隆对面的银座把古驰引入之后一下子带动了银座的人气,关键银座是购物卡消费,当地的人很多都是喜欢拿着购物卡进行奢侈品消费的,恒隆自由竞争的商业意识在当地肯定是不适应的。”
可见,了解当地高端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与习惯,适当调整自己在不同城市的商业运营模式也是高端百货商要用心揣摩的。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