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中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之湖南株洲芦淞服饰市场

中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之湖南株洲芦淞服饰市场

湖南株洲芦淞服饰市场是中国中南地区最大的服装市场群,区域性、国家级、现代化的物流中心和重要的服饰生产研发基地。

  湖南株洲芦淞服饰市场成长经历:从80年代简陋的“马路市场”、中期的“鸟笼子市场”,一跃成为现代的“大窗橱市场”,并已成为中国中南地区最大的服装市场群,区域性、国家级、现代化的物流中心和重要的服饰生产研发基地。


  最大贡献:首辟市场、互通有无。在不足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活跃着10万从业人员,创造年交易额近200亿元。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回顾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一代伟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向神州大地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作为中华服饰文化发源地的子孙,聪颖勤劳的株洲人看清局势,响应号召,站在改革的前沿阵地,依托优越的交通地理位置加之自己对服饰的独特理解和先进的经营理念,愣是把芦淞服饰市场从早期简陋的“马路市场”、“鸟笼子市场”发展为现代的“大橱窗市场”。


  1978年至1988年


  马路市场 吹响致富的集结号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也吹到了湖南株洲。从邓小平同志“发展市场经济”的伟大口号中,智慧的株洲人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一步一个脚印,摸索出了一条从沿线叫卖服装到开辟马路市场的致富之路。


  株洲人之所以选择发展服饰市场经济是有原因的。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曾在株洲这片美丽的湘土上织麻为布,制作衣裳,开创了中华服饰文化之源。另外,株洲被誉为“被火车拖来的城市”,交通地理位置极为优越。京广、浙赣、湘黔三大铁路动脉在这里交汇,它是我国中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与北方铁路枢纽城市郑州并称“北郑南株”。株洲的公路也是四通八达,106国道、107国道、京珠、上瑞高速公路以及连接闽南、赣南、湘南的“三南”公路都在境内穿行而过。同时,绕城而过的长江第二大支流“湘江”,也是四季通航。


  拥有如此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上世纪80年代初,株洲人开始了背包提袋沿线叫卖的服装之旅。烈日下、风雨里、铁路旁、公路侧,到处都是他们辛劳的身影以及卖力的叫卖声。这段经历很快地让株洲人看清改革开放后服饰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一个集中统一的服饰市场呼之欲出。


  1984年,南区(现芦淞区)工商局顺应形势,在火车站旁的堤升街用铁架搭起一个简易的马路市场,这便成了株洲市最早的服装市场,当时拥有140余户服装经营户,当年市场成交额达671万元。服饰生意的异常火爆,使得当时株洲的服装老板成为了“万元户”的代名词。尝到市场经济的甜头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业,使得马路市场人满为患,交通拥挤不堪。这时,备受困扰的人们开始期盼着一个统一、专业、规范的服饰市场的诞生。


  1988年至1998年


  崛起芦淞 迈进发展的新纪元


  “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关键时刻,原南区工商局审时度势,顺应民意,着手对简陋的马路市场进行改、扩、建,并向株洲市政府申请建立一个统一的服装批发市场。


  1989年12月,占地7000多平方米,拥有摊位700多户的芦淞服装大市场开始正式营业,这是株洲市第一个服装市场,它的开业意味着芦淞服饰经过了近十年的发展,总算有了一个自己的“家”。


  1991年起,芦淞服饰的发展可谓一路“高歌猛进”,在湖南乃至整个中南地区刮起了特有的“株洲芦淞效应”的旋风。依托芦淞服饰的急剧扩张,勤恳的芦淞人成功地把本市的交通优势转化为流通优势,成功解决了城市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并为市场周边效益不好的企事业单位找到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子。如原芦淞区物资公司顺利改建成了淞北服装市场,市房屋开发公司建立了淞南服装市场,原结谷门木器厂摇身一变成为结谷门服装市场。而这一切离不开政府正确的引导、市场统一的管理,更离不开那一代芦淞人勇于拼搏、前仆后继的创业激情。


  1995年以后,在更加开放的政策下,芦淞服饰发展进入了空前繁荣阶段,一座座服饰市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以最早的芦淞服装大市场为核心向外辐射:1995年,星通、华丽市场开始营业;1996年,环洲城市场建成;1997年金都市场面市。专业市场集群的诞生使得芦淞服饰的生意如虎添翼,湖南省长沙、湘潭、益阳、邵阳、醴陵等客商纷纷赶到芦淞这块“聚宝盆”淘宝,芦淞市场就这样旺起来了!


  十年丹心磨一剑,1988年至1998年是株洲芦淞市场天翻地覆的十年,是印刻于历史永不消退的十年。这十年,芦淞服饰市场从简陋、杂乱的马路市场蜕变为整洁、初具规模的市场集群,从“走出去”到“引进来”,从“小打小闹”到“声名鹊起”,芦淞市场就这样以高昂的姿态和充沛的激情挺进了一个新的世纪。


  1998年至2008年


  金牌市场 高扬湘派服饰的旗帜


  迈入新世纪,芦淞服饰市场紧跟改革开放步伐,开始踏上辉煌之旅,淞南、淞北、中国城、华丽、智超、南大门、天雅、金帝等各大服装专业市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市场集群效应空前扩大。温州、广州、江苏、河北等九州四海的客商纷纷齐聚芦淞,抒写创业致富传奇,就连俄罗斯、巴塞罗那、意大利等国家也向芦淞伸出了橄榄枝。


  邓小平曾说过“发展就是硬道理”,芦淞市场的发展就是实打实战,用事实说话。2001年底,以最早的芦淞服装大市场为龙头的芦淞服饰市场群已拥有专业服饰市场30余家,经营户超过1万户,年成交额近60亿元。其中芦淞大市场、华丽服装批发大市场、金都服装帽大市场等5家服饰市场年成交额超过亿元。


  尽管芦淞服饰市场群在21世纪初曾一度发展壮大,成绩喜人,但由于它是在原先老城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且历尽岁月洗礼,不可避免地存在配套服务体系和配套环境不完善,竞争无序,规划管理滞后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日益突出也使得部分渴望做大做强的商人外流,市场面临滑坡危险。


  芦淞服饰市场群要想发展,要想进步,就得突破创新,拿出行动。关键时刻,市、区两级果断地对市场群实施“两改一提”战略(改制、改造、提升品位),确立了“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统一规划、多方筹资、分步进行、整体提升”的总体策略,着力优化经营环境,累计投入资金近20亿元,成功改造华丽、环洲城、黑马等32家老市场 修整规范了市场群内外道路10多条,使得市场面貌焕然一新,芦淞市场发展再次唱响那曲动人的“春天的故事”。


  长期以来,芦淞服饰市场群的飞速发展都依靠于低价位和大交易量的比较优势,但随着国内品牌经济的兴起及其效益的强化,芦淞原有的市场竞争优势不断弱化。在这一形势下,市区两级提出了“高扬‘湘派’服饰的旗帜,打造有‘根’的市场群,发展有‘脉’的加工业”的战略目标,对芦淞服饰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品牌培育进行了科学规划、积极引导。


  在政府的保驾护航下,如今,芦淞区已注册服饰品牌382个,成功培育了“宇奴”、“都市情人”等知名商标10多个。


  21世纪是信息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发展会展经济,打响“芦淞制造”,从2003年开始,一年一届的中国·株洲(芦淞)炎帝服饰商务节,致力于打造成为本土品牌的前沿推介阵地,经过连续5年的持续拉动及复合、立体宣传策略和不遗余力的强势推介下,“芦淞服饰”业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金字招牌。


  自2005年起,芦淞服饰市场以自己所取得的成就先后荣获“中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中国品牌市场”、“中国服饰名城”、“中国十大服装专业市场”等殊荣,规模雄居中国十大服装专业市场第二位。2008年,更是一举夺得“中国服装商贸名城”的称号。


  如今的芦淞服饰市场已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服装市场群和区域性、国家级、现代化的物流中心,占地1.5平方公里,营业面积达85万平方米,吸纳从业人员10多万人次,年成交额达200亿元,年创利税约5亿元。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