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们指出,新疆作为中国离欧洲最近的省区,与中亚各国接壤,民族众多,在文化上与中亚各国相近,因此在拓展亚欧服装产业大市场方面具有资源、地缘、人文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新疆服装产业,推进亚欧服装产业的合作与发展,重创“丝绸之路”的辉煌。
各国携手复兴丝绸之路
此次产业合作论坛是首届亚欧丝绸之路服装节的重要互动板块,吸引了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土耳其等近10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个政府机构、商会和企业人员前来与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业内人士同台探讨中国与中亚在服装产业发展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潜力。
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库热西·买合苏提、上合组织秘书处参赞罗光明、吉尔吉斯斯坦能源和工业部副部长阿桑诺夫、哈萨克斯坦贸易企业协会副会长阿日巴耶娃、塔吉克斯坦商协会副主席拉黑莫娃出席会议。
库热西?买合苏提说,首届亚欧服装产业合作论坛对于融合亚欧区域特色,推进服装产业发展、促进区域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服装产业是新疆的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区域优势和市场优势明显。大力发展新疆服装产业,将吸引正处于转移阶段的服装产业加工基地落户新疆,必将有助于促进中国与中西亚及欧洲各国的贸易往来和交流合作。
罗光明说,闻名世界的古“丝绸之路”将中国和欧亚地区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既是一条商贸和交通之路,更是各国文化交流、融合和对话之路,为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次新疆有关方面主办的、以“丝绸之路”冠名的服装节令人耳目一新。它是一次增进地区各国人民传统友谊、促进人文交流与合作、复兴“丝绸之路”的有益尝试。希望通过“丝绸之路服装节”,让各国的文化得到充分交融,把美丽和时尚带给大家,装点我们的生活,丰富我们的合作。
吉尔吉斯斯坦能源和工业部副部长阿桑诺夫、哈萨克斯坦贸易企业协会副会长阿日巴耶娃、塔吉克斯坦商协会副主席拉黑莫娃分别介绍了各自国家的服装产业发展情况和现状,他们热忱欢迎中外客商前往投资办厂。
新疆服装产业发展可主攻四大产业链
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淮滨、中国亚非协会理事姚培生、新疆纺织行办主任刘燕宁、陕西省服装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陈会安、山东如意集团副总经理韦节斌、新疆壹俐绮服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多力空·胡加合麦提、华和国际董事长、中国前驻吉尔吉斯斯坦使馆商务参赞刘传武在论坛上发言,结合各自实际阐述了亚欧服装产业合作的重要性。
新疆纺织行办主任刘燕宁说,纺织工业是新疆工业化的先导型产业和传统的优势产业,也是新疆国民经济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民生产业。新疆是中国最大的产棉省区,棉花产量占全国总产的40%以上,目前新疆棉纺环锭已超过550万锭,位居西部十二省市前列。新疆具有一定的出口和内需市场。2011年,全疆纺织服装出口72.8亿美元,其中服装54.1亿美元,约占出口总值的32.14%,出口加本地市场消费,服装市场容量达500多亿元。而新疆服装企业出口仅占1%。新疆拥有较低的人工成本,电价低,劳动力资源丰富,服装产业转移,新疆有一定的承接条件,具备成为我国西部最具影响力的服装生产基地和向西出口桥头堡的有利条件。自治区已经出台鼓励发展服装产业的优惠政策,以做大做强新疆服装产业,提高新疆服装在出口加工中的比例,规划到2020年全区服装产业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服装贸易总额1600亿元,吸纳就业50万人。
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淮滨说,考虑新疆纺织的资源、基础及未来发展,有四条产业链可以重点布局:一是棉纺织业,发挥新疆棉花资源丰富品质好优势,真正建成国内优质棉纱棉布生产基地,应该突出水平而不易强调规模;二是化纤行业,发挥棉短绒资源优势发展粘胶行业,突出环境保护和与棉纺织配套,适度向针织、无纺布、包装纸延伸;三是民族服饰业,充分挖掘新疆多民族服饰文化,建立流行发布平台和生产加工及流通体系,引导和丰富新疆多民族的服饰消费;四是出口加工业,面向中亚、西亚和俄罗斯等市场,把规模可观的过货贸易逐步转换为在疆生产加工。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