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永远不乏机会,但从来只青睐实力与创新者。虽然今年经济形势不明朗,但我市还是有不少企业在转型升级上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在前天召开的市特定企业座谈会上,五芳斋、加西贝拉、嘉欣丝绸、禾欣实业等企业纷纷讲述了自己的转型升级举措,其中,明晰战略定位、加大产品和技术创新、走品牌之路成为谈及频率最高的几个关键词。
“你们是真正的农业龙头企业,典型的小产品大企业。”这是日前温家宝总理实地考察五芳斋集团时对企业做出的肯定。
“总理的肯定,让我们更坚定了老字号企业转型发展的信心。”五芳斋集团董事长厉建平这样告诉记者。
老字号企业的转型升级之路怎么走?五芳斋选择了引进“外智”,首先从战略上理清发展思路。厉建平介绍说,最近五芳斋聘请世界知名咨询公司——罗兰贝格为企业进行了全方位的战略评估和分析。“通过梳理,我们坚定了两大战略目标:一是打造米制品行业的领导品牌,二是打造中式快餐连锁的著名品牌。领导品牌的定位是进入国内前3名,著名品牌的定位是进入全国前10名。”
今后,五芳斋将用3个3年,分阶段完成这两个目标。第一个阶段将致力于完成私募和上市融资,做精做实粽子产业,同时进一步提高米制品产业的盈利能力;第二个阶段将重点巩固在粽子市场的领先地位,同时大力发展连锁快餐和米制品产业;第三个阶段则是要实现粽子、餐饮、米制品业的齐头并进。
“五芳斋诞生于1921年,我们的目标是到2021年,实现‘百年百亿’的目标。”厉建平表示。
对于如何实现转型升级,保持长久的活力,不同企业有着各自不同的选择。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产品创新,即使在经济形势整体不明朗的时期,公司的创新脚步也从未停滞。今年,加西贝拉和母公司一起完成了对一家西班牙商用压缩机制造公司的收购,未来将进一步把产品线延伸至商用压缩机领域。
同样的,禾欣实业也把发展的目光投向前景无限的环保设施领域。“转型不容易,还是考虑产品升级、技术升级。”禾欣实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公司抢抓机遇,收购了一家化工机械厂,准备进军环保设施领域,打造新的增长点。
还有一些企业则选择用品牌来赢得市场。在嘉兴,雅莹服装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和雅莹一样,嘉欣丝绸也坚定地走上了创牌之路。“总是帮别人做衣服,心有不甘呀。”嘉欣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鸿说。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嘉欣丝绸积极开拓自主品牌和内销市场。同时,为践行公司产品的时装化、差异化和高端化战略,嘉欣丝绸又启动了全新时装品牌——DISETA,聘请意大利知名设计师,加快时装品牌的研发、设计和推广,力求在高端丝绸时装品牌上开辟新天地。
“目前,在北京、上海、武汉已经开始销售,从这几个月的业绩看,销量一直持续攀升。”徐鸿告诉记者,为了配合品牌营销,嘉欣丝绸还于去年下半年开始试水电子商务,去年完成1500万元的销售,今年将力争完成线上销售3000万元的目标。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