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柞蚕丝绸产业长期在低谷中徘徊,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产品结构不合理和没有找到适合其发展的产品。这集中体现在“三多”和“三少”上。“三多”就是薄织物多、大路货多、初级产品多;“三少”就是厚织物少、终端产品少、高档产品少。这种不合理的产品结构一方面直接造成生产企业效益滑坡,生产萎缩,一方面导致我国柞蚕丝绸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所占份额锐减。
柞蚕丝绸产业不是夕阳产业
有人说,柞蚕丝绸产业是夕阳产业,持这种观点的人是短视的。目前国际、国内纺织品市场的发展趋势,以及柞蚕丝纤维及柞蚕生物制品所具有的多层次加工、多层次升值的商品功能,决定了柞蚕业发展的空间是巨大的。只要抓住机遇,柞蚕丝绸产业必然成为辽宁经济发展中最具潜力的优势产业。在服用性能方面,柞蚕丝是天然蛋白质纤维,总量只占世界纤维总量的万分之一,具有明显的资源与技术优势,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在国际市场上都难以遇到强劲的对手。
柞蚕丝绸不是低档货
长期以来,在丝绸行业里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认为丝绸面料中桑蚕丝最为珍贵,柞蚕丝绸只配充当“二流”角色。柞丝绸绝不应该是丝绸面料中的“丑小鸭”。只要产品开发对路,其在服用领域的地位本该是高档、高价的精品、珍品、极品。
开发高档柞蚕丝面料,要跳出桑蚕丝绸的框子,突出产业特色。柞蚕产品开发绝不应在桑蚕产品后面,亦步亦趋。柞蚕丝纤维与其他纤维的混纺、交织、交并,发挥多种纤维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克服柞丝绸产品原有的弱点,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柞蚕长纤维应该重点搞好与麻、毛、氨纶等纤维的复合、包覆、交织系列产品,柞蚕短纤维应该搞好与棉、麻、毛、羊绒等纤维的混纺产品。
改变产品功能单调的情况,开发柞蚕丝功能性织物,如抗菌、防病毒织物、防酶、防污织物,医疗保健织物。医疗保健织物主要有电疗织物、远红外织物、营养织物、催眠织物等。
给柞蚕丝绸注入科技和文化
改变柞蚕丝绸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的状况,要用高科技来武装柞蚕丝绸产业,充分利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纳米材料等高科技的最新成果来开发柞蚕丝产品。着力提高柞蚕丝绸产品服用性能,重点提高柞蚕丝绸产品的抗皱性和防缩性,增加织物的悬垂性。
柞蚕丝纤维具有绝缘性、耐酸碱和耐氧化、防紫外线等特性,这些性能可以在高科技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比如汽车用绸,特殊场合用的防静电绸,带电作业用的高压作业服,井下作业用的防酸透气绸,消防队、军队及宾馆用的防火阻燃绸,机械工人用的防油绸。
蚕丝面料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也可以大有作为。柞蚕丝绸可以制作挂历、钱夹、贺卡、背包,也可以制作高档玩具;柞丝可以编织手提袋、手机套。用柞丝绸制作的高档艺术品、保健药材、首饰的外包装材料等,可提高产品身价,宣传地方特色。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