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3年多的努力,由四川大学和丽水齐力皮饰公司共同承担的《PU革后整理水性材料应用工艺研究》科研项目通过专家组验收。该项目的优越性在于可用水性材料替代或大部分替代溶剂型材料,此举能减少有机溶剂排放量80%以上,且技术指标已达到或超过溶剂型材料生产的合成革的标准。 “水阁工业区PU革产量每天预计有200万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工程师王春能告诉记者,该课题的成功,意味着合成革行业实现了重大突破。 3年来的试验表明,用水性材料生产的合成革,其质量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了合成革现有的标准。特别是透气透湿、耐寒、耐热、耐磨擦、耐曲挠、粘接强度、手感等更接近真皮,是传统合成革的升级换代产品。两者成本相比,在材料使用部分,水性材料与溶剂型材料相当,但水性材料的干燥温度更低、干燥时间相当,设备也基本不需改造,因此,综合成本水性材料更低。 “传统的后整理机械设备基本能满足水性材料整理的要求,不会大幅增加制革厂的设备投资。”齐力皮饰总经理刘爱民在一年多的实践中感受到,与传统的后整理方法相比,用水性材料替代或大部分替代溶剂型材料制造不同风格和类型PU革不仅完全可行,而且好处显而易见。 王春能表示,水性材料使用工艺简单,一般合成革企业工程师,只要稍加培训,即可掌握使用工艺。且使用水性材料,既能有效消除有机废气的挥发,也能节约资源,可以说是一举数得。 专家组在鉴定资料中认为,采用水性材料制造的PU革性能总体优于传统油性材料制造的PU革的性能。并且采用水性材料制备的合成革,可望获得欧盟“生态合成革”资质,能为合成革开拓国外市场奠定基础。
来源:丽水市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