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服装行业现状:中国传统服装文化面临断裂的窘境

服装行业现状:中国传统服装文化面临断裂的窘境

中国传统服装文化面临断裂的窘境,人们对带有中国符号的传统服饰的认知已经愈来愈淡漠。

  当前,设计原创力的枯萎已成为羁绊我国服装产业链条良性循环的一个致命伤,而与其说我国服装产业缺失的是令人眼前一亮的巧思设计,不如说是设计原创力退化背后更深层次的文化精髓。这种文化精髓的遗失所导致的最直接恶果便是,我们看到的中国服装就像集体丢了魂儿,定位模糊不清,不具备可供识别和深刻记忆的标签,品牌营造更无从谈起。


  中国服装的文化传统断裂


  “我们可以看到,今天的日本人仍会在某些特定的时节、场合穿和服 ,把传统服装保留在仪式当中。与日本相比,印度对传统服饰的坚持则到了日常化的程度,很多女性平时都会穿纱丽。法国的爱马仕甚至为此到印度开店,卖的不是爱马仕原有的产品,而是设计、制造和生产纱丽,出售给印度的高端客户。而试想如果有一天某个国际一线奢侈品品牌来到中国,会不会愿意专门为我们打造一间旗袍店呢?”梁文道表示,“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今天的国人早已失去穿旗袍的传统了。”


  受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服装的文化传统正在断裂,由近年“国学热”引发的一个很值得玩味的有趣现象也能够窥见一些蛛丝马迹。“祭孔仪式上,关于人们应该穿什么衣服,常常会引起争论。有人认为应该穿改良式的中山装,有人说应该穿长衫、马褂、旗袍,还有人提出穿汉服 ……”梁文道说。而人们疑惑的不仅是何为正式场合具有代表性的中式服装,还包括何为非正式场合之外的传统休闲服装,人们对带有中国符号的传统服饰的认知已经愈来愈淡漠。


  服装品牌生命力源自文化精髓的提炼与附着


  中国传统服装文化面临断裂的窘境,而服装产业的复兴却非使旧时服装重新回归这样简单的传统续接。梁文道指出,正确的方向应是,在中国几千年的着装文化中提炼出精髓,融入到当前的服装设计中去。“这也是目前无数设计师都在苦思竭虑的问题,可惜至今还未能形成一个大规模的风潮。 ”


  这种文化精髓提炼的典范之一是日本。据梁文道介绍,80年代的一场服装秀上,日本设计师一反当时的常规,推出大量不对称剪裁,用大量的布块披在身上,不突显着装的身体线条,反而遮盖了整个躯体,后来还大量启用黑色,彻底打破了欧洲人对日本服装的传统看法。“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有很多时装爱好者都表示:‘这几款设计一看就是日本的。’——这是相当有趣的评价,因为这些设计师做的并不是日本传统的和服,而是非常颠覆性、实实在在的现代服装,却仍被人一眼识出,并贴上日本标签,关键就在于这些服装所传达出的神韵体现了附着其上的日本文化精髓。日本服装国际地位的提升正是依靠这种对文化精髓的提炼。”据观察,日本服装设计中的特点包括注重单色、使用大量的黑色,并讲求不对称剪裁。对此,梁文道解释说,黑被认为是传统日本美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元素,并且,日本的美感是不对称的美感。“这些日本的服装设计师在巴黎学习,在推出自己作品的时候,都有意无意地都找到了这种共性的‘日本精神’。这种精神不在于细节上的表现,而是精准地挖掘到了日本传统美学的内核。”他表示,“自此之后,大家对于日本式服装就有了概念和印象,这可以被视为日本服装在国际舞台上复兴的起点。 ”


  另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比利时。“今天提到比利时的时装,人们会联想到大胆、结构主义、前卫和创新,这些印象源自比利时 90年代两三代设计师的努力。”据梁文道介绍,比利时原本是一个没有太明显服装传统的国度,但凭借这些设计师的大胆尝试,破除了传统,打造出了一个比利时服装王国的专属形象。此外,美国的服装也在有意的塑造一种叫做“美国风格”的形象,不管是美式的贵族,还是平民,这种风格所承载的精神都存在,这也是设计的动力和依托。对于品牌的穿着者而言,随着时代的进步,在遮体等服装的基本功能之外,寻求的往往是一种由表及里的更高级的内在精神共振。并且,在应对整个服装产业普遍面临的同质化危机方面,由内而外的精神设计也是最不易被模仿抄袭的。


  中国服装产业的文化精神缺失


  你可以说这件衣服是日本风格的,那件衣服体现了美国精神,然而,当今中国的服装仍未具备一眼便能被识别出的中国精神,在梁文道看来,这也是中国服装行业迟迟未能驰骋世界舞台的症结之一。


  “提到中国形象,你能想到什么?长城、熊猫,还是功夫?中国的文化价值是什么?就好比我们常说很多好莱坞大片拍出了美国价值,我们当然也希望中国大片要有中国精神的东西在,但这种精神是什么,国人似乎也很迷茫,我们好像失去了这种东西。”梁文道认为,今天的中国服装产业需要不断自问“我们到底是谁?”其承担的使命不应是仅仅内向地闷头寻找服装产业自己的发展和复兴,而是应该与整个国家文化、国家品牌的建立同步起来。“中国服装行业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并不能割裂开来看。延伸到服装产业之外,目前中国太多的创意产业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 ”


  那么,今天中国如何跨领域、跨产业,摸索出一条康庄大道?以法国之外的另一个时装重镇意大利为鉴,梁文道称,意大利的时尚产业只有不到百年的时间而已,开始只停留在模仿,“米兰一开始是巴黎的跟屁虫”。而真正属于意大利的现代服装的兴起,与意大利其他领域如室内设计、家具精品设计等创意产业的崛起是同步的。在日本也可以看到,很多做时装的人,同样深谙建筑、平面设计、电影、文学等。纵观当今在业界取得话语权的经典服装品牌的成功经历,无一不在说明,在向服装强国迈进的路上,附着在肉眼范围之外的内在精神坚持才是一个成熟的服装品牌真正得以实现经久不衰的王道。中国服装如要打造一个在国际上站得住脚的品牌,关键在于有无鲜明的中国精神的融入,应使中国深厚的文化积淀在推动服装产业的前行上发挥应有的效能。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