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生产的只是标准,而手工追求的才是完美,这就是手工的意义所在。”这是意大利鞋业界的一句名言。
矮木桌上面的红色油漆已经斑驳,锤子、鞋锥、割刀、鞋钉凌乱地铺在上面,桌角上胶水罐里插着倒立的刷头。墙边立着几排高大的柜子,里面摆满了鞋楦。一名鞋匠缓缓地,近乎无限怜爱般沿着你两只脚的外缘,在纸面上勾画出双脚的轮廓……但见每道褶皱,每处凹凸和不规则的地方,他都一一记录下来,无一遗漏……
这幅富有诗意的画面,是意大利某品牌鞋的大多数手工作坊里的经典图景。这画面,似乎已经被我们所在的这飞速狂奔的时代甩到了脑后。同样,无论是从司空见惯的副食、家居和服饰还是到高端奢侈的名表、跑车与首饰,均是以手工制造为卖点,并以内在的华、贵、美独善其身,赢得主流消费市场青睐。
虽然随着工业革命兴起,美国人发明的制鞋机械大大节省了制鞋的时间和成本,但在当众多传统手工艺正奄奄一息地被套上玻璃罩送进博物馆,“量产”、“规模化”变成商业领域关键词的今天,手工制造鞋子却并未消亡。
在国内,在鞋企云集的广州、鹤山、浙江、重庆等地,大部分鞋企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场景,大部分鞋子,从开料、剪裁、雕花、缝面、鞋底、钉跟等许多流程必须由鞋匠用手工完成的。
这与鞋子生产过程的特殊性是分不开的。因为在制鞋行业,每块皮子都是不同的,要求人随机应变,对手工要求极高,机器所替代的大部分都是简单劳动,越来越个性化,适合机器人的简单机械重复的岗位越来越少等等说明,机器人代替人工,也许可以降低成本,但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暂时还达不到在制鞋流程中广泛使用的程度。
而手工制鞋受到许多人亲眯的另一个原因是,一双手工制鞋被赋予了更多的情感认同。鞋子本身是没有感情的,但设计人员在开发过程中给产品赋予了感情,就如同给产品注入了灵魂,能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体验需求。世界顶级品牌对手工制鞋的青睐也让这行古老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所以,至今意大利的一些手工制鞋工坊还以一天几双鞋的缓慢速度,牢牢占据全球60%高档奢侈品的市场份额。
然而,中国鞋企放弃自己的手工制造优势,努力证明自己的年产量有多么多么地大,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在低端市场拼命地挣扎,艰难地生存。这显然有违制鞋业的生产流程,把自己的优势藏起来,用劣势与别人竞争。
反观其他行业,冠以“手工制造”的产品遍及各行业,其中不乏街面上常见的小吃(水饺、面条)巧打“手工造”成为揽客招牌;作为融入时尚文化元素的家纺、家居和卫浴,也在力挺“手工”创造出的精品;就连代表高端奢侈消费品的汽车、首饰与房产,均在推出系列“手工”打造的经典之作。不难看出,“手工制造”已成为继“机械化”量产后圈土重来的新一轮革新替代品。
“手工”制造的重新崛起,关键是“感观”征服了市场、“概念”主导了地位。“手工制造”借助“返璞归真”式的创作灵感,做到产品特征“焕然一新”的效果,迎合了市场对产品同类不同价、同款不同型的消费新趋势。
面对消费群体逐渐对“手工制造”的青睐,鞋业未来发展趋势必将面临着一次洗牌,结局或有可能是“手工”产品的精细最终赢得市场主导地位,而“机械化”量产也必将融入更多的“手工”元素。
中国的鞋企需要换一种思维来竞争,用“手工制造”吹响跑赢市场的号角,或可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