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寒,干洗店生意火爆起来,可干洗时不填写服装信息留下凭证,引发了不少消费纠纷。城区郭先生因为服装干洗后出现烧焦痕迹,可苦于没有凭证索赔难。
近日,消费者郭某把两套休闲男装送到城区一家干洗店进行干洗,一星期后取衣服时,发现上衣出现一处烧焦痕迹。郭某找干洗店负责人要求赔偿。负责人却表示痕迹在消费者送洗前就已存在,拒绝承担任何赔偿责任。郭某对干洗店负责人的答复非常不满,于是到消协投诉。
消协工作人员接到投诉后,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查取证。在郭某提供的干洗店取件凭证上,对衣服干洗前的状况并未做任何记录,干洗店经营者也无法提供证据证明郭某衣服上的破洞在送洗前就已经存在。消协工作人员认为,经营者在接收顾客衣物时,应对其原有价值、破损程度及干洗后的效果等向顾客问清、讲明,并在取件凭证上做详细记录,否则,顾客提出异议时,经营者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最后,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干洗店负责对衣物进行免费修补恢复其原状,同时免收干洗费。
消协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在送洗衣物时,务必把衣服的品牌、颜色、款式以及是否有破损等填写清楚;取件时仔细检查所洗衣物,看是否洗净,有无破损、变形、褪色和染色,如有异议当面提出,并保存好取件凭证等相关证据,作为索赔依据。
通常人们会把大件的难以打理的贵重衣服送到干洗店,并要求干洗。一般来说,真丝、羊绒等质地精良的衣物、一些容易缩水的高档棉麻服装以及真皮、皮草服装等必须干洗,但人们也对干洗存在一些认识误区。
误区一:干洗比水洗好
并不是所有的衣服都适合干洗,洗衣店会根据衣服的材质采取合理的洗涤方式。一般来说,有涂层、植绒和人造革的衣服不能干洗,因为干洗需要使用化学溶剂,这些衣服可能与之发生化学反应。干洗可能使羽绒服的布料老化,失去柔韧性,还会影响羽绒的保暖性,所以最好也水洗。洗涤时要看看衣服上的标签,听从干洗店工作人员的建议。马先生介绍说,干洗的去污效果很多时候还不如水洗,好与不好要看具体情况,不能简单比较。此外,虽然干洗使用的是化学溶剂,不至于对健康产生影响,但建议消费者贴身衣物最好还是水洗。
误区二:衣服干洗要如新
经常有消费者反映,自己的衣服虽然买了较长时间,但也没穿几次,为什么送去干洗之后变旧了。其实服装一经穿用、清洗就会自然产生不同程度磨损。服装清洗是一个修复过程,但不会100%地还原成新买时的服装。即使是挂在衣柜里的衣服,紧贴衣柜的一面也会在干洗后出现色差,因为衣柜的板材可能含有一些与溶剂反应的物质。有些如血渍和带色素的饮料等污渍,经过长时间氧化后会很难去除。此外,一些无色的物质如强酸沾染上衣物后如果干洗可能会损坏衣物,消费者 在洗涤前应该告知店员全面的情况,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误区三:洗衣店应负全责
衣服被洗坏了?很多人都会觉得干洗店应该负全责,但由于各类衣服采用的面料十分复杂,在不能判断材质的情况下干洗店会按照厂家注明的标签洗涤。如果按提示条件洗涤仍出现问题,也可能是厂家生产时存在不足造成的,消费者需要与厂家协商解决。有些衣服会要求不能干洗也不能水洗,这时消费者就需要与卖衣服 的商家联系,询问解决办法,贸然让干洗店自行处理可能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
误区四:洗完直接进衣柜
很多消费者取回衣服后会直接连着干洗店套上的塑料套子收进衣柜,但建议您回家会取下套子。因为塑料套子不透气,不利于衣物保养,棉织品还会泛黄。干洗取回的衣服一般是彻底烘干的,如果有明显的气味,最好在通风处晾一晾再穿。
铁锈渍
①用15%的醋酸溶液(15%的酒石酸溶液亦可)揩拭污渍,或者将沾污部分浸泡在该溶液里,次日再用清水漂洗干净。
②用10%的柠檬酸溶液或10%的草酸溶液将沾污处润湿,然后泡入浓盐水中,次日洗涤漂净。
③白色棉及与棉混织的织品沾上铁锈,可取一小粒草酸(药房有售)放在污渍处,滴上些温水,轻轻揉擦,然后即用清水漂洗干净。注意操作要快,避免腐蚀。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