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透过鞋企转移看东莞经济战略转型

透过鞋企转移看东莞经济战略转型

    东莞市的产业转移虽然没有像一些媒体报道的那样严重,但是形势也并不乐观。     鞋企转移仍在继续     "现在是东莞制鞋企业最难过的时候。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因素使制鞋企业的成本一下子上涨了20%以上,特别是对于外向型制鞋企业,出口就意味着赔钱,许多企业没办法抵御市场风险,只好选择转移或者停产。"香港鞋业商会会长方志刚在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也尽力组织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应对这场危机,积极探讨高成本环境下,中国鞋企如何拓展海外市场。我们还通过与采购商洽谈提高采购价格,但是这些工作很难在短期内改变鞋企面临的困境。况且,由于全球原材料价格持续攀升,现在采购商的日子也不好过,如果把危机转移给他们,他们照样难以承受。我们现在做的只有苦练内功,等待环境好转。"     方志刚还告诉记者,他预测鞋企转移的高峰还没有到来,因为有许多企业还没有完成去年的订单,在2008年还将有大量的制鞋企业离开东莞。特别是以外贸为主的企业,他们的压力更大,外贸企业要转内贸是非常困难的,从模式、渠道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还不如另建一个厂。另外,据方志刚掌握的资料,现在外迁的企业都是选择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区,因为中国各方面成本增长很快,许多企业选择了越南、柬埔寨等周边国家,那些地方政策优惠、劳动力成本低,更适合劳动密集型企业落脚。     产业调整具有必然性     虽然形势严峻,但是厚街镇镇长陈仲球并没有因此而显得过分担忧,他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制造业转型升级是整个珠三角面临的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厚街目前确实面临着制造业战略转型的重大机遇与挑战,我们已经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     陈仲球表示,珠三角制造业的发展得益于30年前的改革开放,从开始的时候就是兼收并蓄,粗放型的发展模式。30年后的今天,不仅珠三角的经济环境和原来不一样了,全中国、全世界的经济环境都发生了变化,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合珠三角地区生产力发展需要,产业调整成为一种必然选择。一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不适应环保要求的,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自然要淘汰;而科技型、环保型、创税型、总部型企业将得到鼓励和支持,不断发展壮大。     "关键问题不在于该不该转移,而在于如何转移,要解决哪些问题。",陈仲球告诉记者,由于内外部因素的同时影响,加之东莞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台资、港资企业,产业调整困难是比较大的,特别是会给一些低端企业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这并没有改变东莞经济向前发展的趋势。据我们了解,现在有许多大型的企业、科技企业、有竞争力的企业仍然瞄准东莞的投资环境,打算入驻东莞,他们将给东莞带来更新的活力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陈仲球还指出,经济全球化之后,产业转移是不会停止的,整个亚洲仍然面临着世界产业转移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我们要理性对待产业转移出去;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把握机遇,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承接新一轮更高水平的产业转移进来。     外资企业是转移主角     在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大潮中,以"三来一补"为主的外资企业成为转移的主角。"人民币升值受影响最大的是我们这些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企业。去年初制鞋企业的净利润率只有5%-8%,制鞋业出口流程需要大约半年时间,而从去年到现在人民币升值超过10%,制鞋企业半年前的订单在结汇时面临无利可图的境地,这让所有的制鞋企业都不敢轻易接单,接的订单越多,企业赔的越多。"一家港资制鞋企业的业务经理告诉记者,目前已经有许多在东莞的同行都停产了,他们也有搬迁的打算。     资料显示,东莞是中国最大的造鞋基地,厚街镇是东莞造鞋业最集中的镇,被称为中国鞋都。厚街有制鞋企业约1500家,鞋机配套企业约有2000家左右,其他鞋材、皮革、五金配套商铺约3500家,从业人员近200万人,年产鞋15亿双。厚街的制鞋企业有超过一半以上是以出口为主,有很多是以"三来一补"为主的港资、台资企业。记者参观制鞋工业区时发现,确实有大量的企业处于停业状态。     记者还了解到,一些进行"三来一补"运作的外资企业是主动撤离的,而且速度很快,比较集中。一位当地的鞋企老板告诉记者,这些企业主要考虑的是赚钱,这里没有钱赚就会跑到其它地方。他们对人民币升值、成本上涨、劳动力涨价等因素十分敏感,为了追求利润,这些工厂会追寻最低廉的发展环境和优惠政策,实际上在这轮珠三角的外迁潮之前,他们已经经历过从台湾搬迁的阵痛。     "他们不过是一群追逐最大利润最低成本的候鸟。"东莞鞋业协会副会长祁耀昌说。在他看来,这种并不扎根本地、浮萍一样的企业要搬迁,并不值得担心。     提升竞争力     是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并不是所有的制鞋企业在东莞都没有生存空间。只有没有创新能力,不适合环保要求,不适合产业布局的企业才会被淘汰",陈仲球表示:"我们淘汰的是没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这些企业在东莞占用了大量资源、劳动力,破坏了环境,我们要腾出空间,把更有竞争力,更优质的企业引近来,提升厚街镇的经济格局。在厚街,有三种企业是我们是欢迎的,一是总部型企业;二是科技型企业;三是现代化企业。这样的企业竞争力强,有核心技术,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比如即将开工建设的世界鞋业(亚洲)总部基地就是集研发、贸易、技术于一体的总部基地。它将有力地推动鞋业的产业升级。"     陈仲球认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不等于是要淘汰的企业,如果这些企业具备了创新能力,具备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一样是受欢迎的。现在,有些企业盲目地外迁寻找成本洼地是不理性的,他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上来。作为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制鞋企业,离开中国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因为只有中国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完备的配套设施、充足的劳动力,可以组织大规模劳动力作业,这些优势是其它国家不具备的。虽然现在有些国家的政策、人力成本有优势,但是由于其它配套设施不完备,其它各种成本都可能增加。因此,处在产业调整旋涡的企业更应该理性思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寻求可持续发展途径。

来源:国际商报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