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种商品,在国内国外的售价却是天壤之别,最近与此有关的新闻不断见诸报端:耐克国内国外搞双重标准被罚……这种定价差别,让不少网友用最热的“元芳体”调侃:元芳,你怎么看?
同一款耐克篮球鞋,在中国不仅价格比国外高出500多元,而且在国外销售是双气垫,到国内却变成了单气垫。耐克体育公司为自己的“双重标准”交了487万元的罚款。这也是北京工商部门针对企业“双重标准”开出的首张罚单。
实际上,记者注意到,不仅是耐克,此前一些洋品牌国内国外实施双重标准、两种价格的情况很普遍。
高端水依云矿泉水因为在国内外实行双重标准,屡次登上国内质检黑名单,不仅如此,其在国外售价也比在国内便宜许多。
一位自称在美国生活十年的华人谷女士表示,哈根达斯在美国价格很便宜,也就两三美元,美国人对哈根达斯几乎不感冒,更别说当成品牌来推崇。而在中国,哈根达斯却成了冰激凌中的“贵族”,这让很多美国人也感到费解。
此外,还有味千拉面、吉野家快餐等“洋品牌”,它们在自己的老家也很“平民”,可转战中国后,不但恢复了活力,甚至变身为“贵族”。
“卖得贵,质量又不好,这不是在暗指我们傻吗?”对于洋品牌的行为,昨天,记者随机采访了部分消费者。不少消费者认为,洋品牌的这种行为其实是歧视性定价,但究竟是谁惯坏了这些洋品牌呢?为什么洋品牌敢这样做呢?
万宝龙 (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陆晓明解密奢侈品牌的定价之道时曾提到,在中国市场,关税最多占到奢侈品最后零售价的5%左右,品牌的定价策略决定了一切。
而针对洋品牌这种“内外有别”的做法,业内人士认为,尽管中国市场对跨国公司极其重要,但他们从心态上却不重视中国。因为“仗着产品好”,感觉可以“有恃无恐”。
“这实际上是歧视性定价。”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宋向清认为,当下洋品牌在国内外实行两种定价、双重标准的行为,反映了国人的一种心理,那就是对洋品牌的饥渴症和崇拜症。
另外,这也说明我国国内高端同类品牌竞争不充分,如果能引进更多的同类品牌参与竞争,那么价格自然就会降下来。
对于洋品牌的这种行为,说明洋品牌的商业道德缺失,相对于国外,国内的劳动成本要低得多,尽管关税增加,但价格应该相对一致,或者说允许洋品牌在中国的价格适当高一些,但不能高得离谱。
宋向清建议,下一步政府应该加强对洋品牌在服务、定价等方面的监督、引导、管理。我们欢迎它们进入中国市场,但要遵循国际商业规则,不能随意定价,损害中国消费者的利益。还要加强引进同类同档次竞争品牌,加强宣传,确保洋品牌价格回归到理性竞争上来。
来源:中国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