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宁波纺织服装产业与“十二五”发展重点

宁波纺织服装产业与“十二五”发展重点

本文介绍宁波纺织服装产业与“十二五”发展重点 ,相信宁波纺织服装产业的明天会更美好,也期待国内外各界和我们开展全方位的对接和合作。

  一、产业基本情况


  纺织服装产业既是宁波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又是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和领先全国的时尚产业。其行业齐全、产业链完整,产品结构也比较合理,有明显的产业集群优势和坚实的产业基础优势。长期以来,对发展宁波经济、促进劳动力就业和社会稳定一直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也为巩固和提升我国纺织在世界上的竞争优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011年,尽管统计口径变化,全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家数由上年的2036家减少至933家,但有关经济指标除出口外绝对值仍取得正增长:实现工业总产值1238.23亿元,同比增长19.62%;销售产值1184.38亿元,同比增长19.42%;出口交货值432.74亿元,同比增长0.92%;利税103.79亿元,同比增长9.43%,其中利润74.65亿元,同比增长3.26%;资产规模1136.56亿元,同比增长13.86%。


  宁波纺织服装产品总体已达到国际水平,且最终成品比重比较高。其中服装、针织以及家纺这三大类产品在全国产业最集聚、总量最大、最有优势和最有影响力。


  众所周知,服装是宁波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作为国内最具规模的服装产业集群地之一,综合实力特别是男装居全国同类城市之首,有全国最大的西服和衬衫品牌企业。生产的西服及其套装约占浙江省的四成以上,衬衫的综合占有率超过全国的四分之一。服装企业超过10家进入全国服装百强之列,且前10名中一直保持在3家以上。“十一五”期间,产品已经覆盖童装、休闲装、时装、牛仔、内衣等,特别是时装的发展,奠定了产业多元化、系列化发展的格局。宁波服装的国际外向度也在继续提高,许多服装企业开展了与国际著名服装品牌在生产技术、资本、品牌等多方面的合作,尤其是品牌的合作,成为中国服装市场上的亮点——产品在远销世界各地的同时,通过收购或将国际品牌引入中国,进而拓展国内市场,取得了显著成效。


  宁波的针织工业在全国享有极高的知名度,拥有中国最大的针织企业,下辖象山县是国家命名的“中国针织名城”,历年的“全国针织50强”宁波一直占有五分之一以上,生产着几乎所有国际著名品牌的针织品。并且针织业的最终产品主要是针织服装(针织服装占宁波服装产量的85%以上),针织服装产量占全国的8%以上、全省的二分之一左右。


  同时,作为服装和针织产业的配套,宁波还拥有全国最大的色纺纱生产基地和中国南方门类齐全、最为集聚服装辅料生产企业群以及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缝纫线制造工厂。


  除服装用纺织品领域外,在家纺领域,宁波的宽幅大提花的无梭织机数量居全国之首,高支、高密宽幅床上用品的生产技术国内领先,毯类产量居全国前列,并拥有两大中国名牌家纺企业。在产业用纺织品领域,宁波拥有世界第二大的锦纶帘子布生产企业,还成功开发了显示我市高新材料实力的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宁波还是中国最大的涤纶短纤维生产基地,涤纶短纤维产量已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余。


  当然,我市纺织服装业也存在着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同时由于受原料价格上涨、用工成本上升、熟练工人短缺、国外需求增长减缓、内销市场竞争加剧和环境保护压力等因素的影响,面临着升级转型的巨大压力。 因此迫切需要我们在“十二五”期间坚持自主创新,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再创新的辉煌。


  二、“十二五”发展重点(服装部分)


  宁波作为地处中国东部发达的纺织服装产地之一,对于产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已不应过分着眼于量的扩张,而要更加重视质的提升。


  实现质的提升,我们首先要特别注重发挥“设计创意”、“品牌建设”和“两化融合”这三驾马车的作用。


  创意设计仍还是宁波纺织服装的“短板”,服装和家纺这两大终端领域要进一步提升,设计创意是关键环节,要提高产品的“艺术含量”,要结合创意产业建设力争使我市成为国内纺织服装界有影响力的时尚创意和设计中心,产生出一批优秀设计师与设计工作室。


  宁波纺织服装的品牌建设在国内卓有成效,但还有“更上一层楼”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创建国际性品牌方面还需作出巨大的努力。


  两化融合特别是电子商务,宁波部分纺织服装企业已经走在国内前列,但发展并不平衡,引导企业全方位地实现两化的深度融合,这对全面完成行业“十二五”规划,提升整个产业的水平会有影响深远的促进作用。


  此外,作为质的提升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我市服装和家纺两大类终端产品国内领先的优势是明显的,但产业用纺织品发展却十分滞后,与纺织大市的地位极不相称。因此准备在稳固服装和家纺优势的基础上,大力支持发展产业用纺织品,并注意促进纺织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结合,使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成为我市纺织工业新的增长点。


  涉及到具体行业,我们主要按现有优势、潜在增长和传统产业三种类型有重点地给予考虑。


  服装是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理所当然地是“十二五”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此将突出品牌战略和与信息化融合两大重点,加快推进增长方式转变,实现高度专业化、多元化、国际化的服装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在全国率先实现时尚产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品牌经济的运营模式,前沿性地实现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及环境友好,将我市构建成全国服装产业龙头、品牌中心、时尚中心和国际性先进服装产业基地。重点发展领域为:


  1、促进服装制造与技术研发。开发服装业技术研发平台,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服装共性和关键性技术的项目,重点提高信息化技术在服装上的应用。加强服装设计知识管理与敏捷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数字化、服装工艺设计数字化等研发工作。推广服装制造信息系统集成,在服装制造供应链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将各类服装相关产业链的信息系统如CAD、CAM、ERP等进行集成,实现快速设计、快速制造、快速物流与快速营销,以强大的信息技术为支撑,升级传统服装制造业。


  2、重视服装品牌与营销建设。结合时尚创新产业,培训服装设计师和培育设计师品牌,鼓励企业自创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服装产业集群地创立区域品牌,建设品牌推广机制,提高服装品牌的美誉度。培育服装采购商,服装品牌经营商和国内服装买手等营销主体,推广开发市场与营销渠道的新商业模式,特别重视电子商务营销。服装企业兼顾国内与国外二大市场,有实力的企业实现国际营销。


  3、加强服装产业信息化基础建设。初步建设三大公共服务数据库。第一、服装产业经济与管理数据库,重点收集、分析与发布服装产业经营信息,为服装企业提供标杆,也为政策制订、产业预警提供基础数据;第二、人体数据库,为服装技术提供基础数据;第三、服装款式数据库,为服装设计、流行趋势预测提供基础数据。在此基础上,建成我国服装流行趋势研究与发布分中心。


  4、服装生产型服务体系建设。根据国际时尚之都的形成要件,围绕服装产业特色,我市服装生产型服务体系力争建设10项配套服务:


  (1)时装设计服务;


  (2)高档时装制作服务;


  (3)建设成衣业营销中心;


  (4)面辅料及饰品批发零售商业中心;


  (5)信息综合传播发布中心(流行趋势发布中心);


  (6)时尚出版业服务;


  (7)完善时装教育体系;


  (8)建设时尚产业的衍生:化妆品、饰件;


  (9)全球性服装贸易中心;


  (10)时装等时尚产品展览中心。


  以上为我市纺织服装产业和“十二五”发展重点的简单介绍,相信宁波纺织服装产业的明天会更美好,也期待国内外各界和我们开展全方位的对接和合作。

来源:本网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