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对品牌或者企业的“空心化”概念有形象的了解,我们不妨先讲个故事:
有一家生产型企业,生产的布鞋销售世界各地,仅中国就有15%的布鞋都是他们生产的。后来在经营过程中,他们发现自己没有品牌,主要是给别人代工,于是开始重视品牌建设,注册了品牌“足下”(模拟品牌)。拥有了自主品牌,就开始有了自己的加盟店和连锁销售渠道,国内销量不断提升。
好景不长,由于企业有近50%的销量是海外,海外没有自己的品牌,只是简单代工。欧洲次贷危机以来,国外的经济危机影响到了国内,出口销量直线下滑。与此同时,国内的房产行业却蒸蒸日上,金融投资也如火如荼。企业老板当即决定:进军房地产,并投资银行和学校等产业。
涉足新产业,原来鞋业公司的精干人员分流到了地产公司和金融公司,原产业的人数由原来的1000人下降到了500人,布鞋生意开始利润下滑,甚至出现了亏损。但是利用“足下”品牌的影响力,拿到了土地,贷到资金,地产行业利润剧增;金融融资收益也不错,关键是原来品牌建设带来的品牌拉力给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鞋业是否可以关门大吉了呢?公司所有者权衡利弊后发现:品牌的影响力主要来自鞋业,如停止原有传统产业则对地产和金融都有不利的影响。为了维持原有产业,鞋业公司被迫继续经营,但业务支撑主要靠现有的地产和金融行业输血。为降低人工成本和技术投资,鞋业公司实际上在逐步的消减一些不应消减的投入,使得企业的运营进入了更加艰难的状况。
两年过后,鞋业公司的运营更加举步维艰,人才流失严重,原有的设计和技术优势消失殆尽,行业地位一落千丈。可怕的是:国内地产和金融受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影响,发展势头开始趋于平缓,利润不再丰厚,纠结的企业老板进退两难。
故事当然是臆造出来的,尽管你不必对号入座,但是我相信很多的老板会下意识地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鞋业的“空心化”也有人称为鞋业品牌的“空心化”,主要是指近几年来鞋业竞争激烈,海外出口受到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成颓废之势,以广东惠州和浙江温州的鞋业生产基地的企业转型进入非实业而来。
因为非实业行业的产业链比较短,产品无形,多为智慧密集型或者资金需求型行业。例如:在地产巨额利润的诱惑下,华坚鞋业和奥康集团都进入的地产行业。随之而来的担心是:这些资金密集型的行业,会否让其主业悄然“空心化”?
我们不难看出,产业空心化现象的发生往往是在企业转型中出现的,是企业趋利避害反应之后的自我保护。但是如果企业经营者不能很好地认识这种现象并规避它,就很容易出现产业存在,尽管“不退出、不注销”,但已经是名存实亡的“僵尸企业”。
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秘书长谢榕芳谈到:2012年迄今,温州停产的鞋企有100多家,关闭的有100多家,明年温州鞋企的数量还将减少。据她透露,奥康、康奈、红蜻蜓、东艺等四家温州鞋企将借助资本市场融资进一步发力。当然,这些企业毫无例外地在品牌上有空心化的危险:红蜻蜓进入地产、金融和教育行业,康奈则进入了商业地产和商贸业。
实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尽管我们羡慕美国经济以服务产业为主导,但是国情决定了:我们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必须加强实体企业的运营和管理。实业在中国的前景可期,国家一直在导向上、政策上力保实业经济。
对于鞋业企业来说,要避免企业的空心化,就首先要先在观念上认识到实体行业大有可为,应该有深挖行业潜力的决心和信心。在具体的企业经营中,要创新思路,比如在开放的系统内整合资源:既可以为别人代工,也可以代工别人的产品,“既可当鸡头,也可做凤尾”。例如,成都的丹露鞋业,既有自己的品牌销售,也为红蜻蜓等鞋业品牌定制代工,很好地实现了产能规模化效应,降低了成本,还提升了自己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
有句话应该记牢:只有夕阳的企业,没有夕阳的产业。
我们之所以呼吁鞋业的实体经济,因为前鉴不远:欧洲金融服务业快速发展,大量制造业外迁导致实体经济“空心化”,虚拟经济肆虐下的高福利,让经济不振时无外力“输血”,这就是席卷欧洲大陆的“主权债务危机”的重要原因。日本同样未能幸免,产业“空心化”让日本“失去了十年”,中国当然应该警惕。就如空心的萝卜,不在冬天里空心,而是在春天里
来源:服饰导报鞋世界导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