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LV 落子武汉,寻遍一众商圈,却最终把店面开在了沿江大道的马哥孛罗酒店楼下,“也许 LV 认为,当时只有酒店的装饰才可以与其搭配吧。”“武汉需要一个平台,一个可以满足国际一线大牌需求的大型商业项目。武商集团要排除万难,不遗余力地网罗天下名品,打造一个中国顶级购物中心”在武商集团董事长、武汉国际广场(项目招商信息)总设计师刘江超的指导下,武汉国际广场横空出世,这位商界大腕要求 “经过 50 年发展的武商集团,要代表武汉市的商业水平,这是一份社会责任感。武汉国际广场的诞生,不仅应是武商集团的一项重大商业举措,更应成为武汉市的一处城市地标。”对武汉的认可,是奢侈品进汉的前提2006 年,武汉国际广场总经理肖周云临危受命,带领团队进驻从未涉足的奢侈品领域。
2007 年,凤凰涅槃,紧邻武汉广场,武汉国际广场(以下简称国广)拔地而起。8 个楼层,单层4000 平方米的营业面积;刘江超董事长、肖周云总经理拿着项目规划,亲自带队前往各大奢侈品牌驻中国办事处,甚至远赴欧洲总部招商———国广一开始就摆出了“大盘子”的姿态。开始和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打交道时,肖周云意识到他们遇到了最艰难的问题。尽管领军人物是商界资深的企业家,尽管这批新组建的国广管理团队,都是在武商集团工作 10 年以上的老员工,但是,谁也没有和奢侈品厂商接触的经验。“我们到了上海,那些品牌中国总部聚集的地方,却连别人店面的门往哪里开都不知道。
”拿着招商计划书,却找不到能与之洽谈的人,“在一些二线甚至三线品牌公司的门口,一坐就是半个小时。”回忆起 2007 年的招商工作,武汉国际广场副总经理钟子钦感慨万千。好不容易见了面,对方的第一个问题却让他们愣住了:武汉在哪里?“只有让他们认可了武汉市,才有进一步合作的可能。”钟子钦把计划书放在一边,做起了武汉的宣传讲解员,从历史讲起,到城市规模、产业结构、人口总数……“我告诉他们,武汉有超过千万的人口,他们都很惊讶,这么大规模的城市,竟然从没有听说过。”
“对城市的认可是项目合作的前提,这些品牌明年或后面的规划里,才能放进武汉市。”1881 这些在武汉已有门店的品牌,成为国广的第一个突破口,而那时的 Gucci、Ferragamo,则对武汉的了解是一片空白。钟子钦已记不清在多少家品牌公司的办公室里重复着这项工作:360 度全方位的介绍武汉和它的商业,最后才能拿出招商计划书,进入品牌引进的“正题”。
疯狂的业绩,热情买单的武汉人
2007 年 9 月 29 日,武汉国际广场一期正式开门迎客,武汉市民第一时间看到的是一众国际二线品牌。正对解放大道的一楼门店,最先开业的是 Cartier 手表店和 Hugo Boss。与最初国广的品牌规划相比,这是一个不小的落差。“那时候,国广只能算是一个有高端定位的精品商场,远远达不到奢侈品的程度。”
但正是这一批二线品牌,让肖周云看到了国广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希望。消费者对国广这一商业模式的认可和品牌接受度,让 Cartier 手表店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把销售业绩排到了全国前五,HugoBoss 也在一年半后把业绩做到了国内前例。第一个爆发点来自于 Gucci。因为第一批进驻品牌的优秀表现,国广有了足够的底气向 Gucci 抛出橄榄枝。从接触到签订合作意向书,只用了 4 个月的时间,这个速度在全国都甚为少见。
{page_break}
2009 年初 Gucci 开业,随即是一连串国际一线品牌纷至沓来,Ferragamo、Maxmara、Burberry,Cartier 也引进了更高一层的珠宝类产品。“一般这些品牌从洽淡到引进再到进店装修,至少要五年。
”刘江超董事长曾经自豪地说:“现在,我们仅用一年就走完了人家五年的路。”一楼铺面的 22 个品牌全部到位,奢侈品级别的占到 8 至 10 个,这意味着国广基本上完成了奢侈品的升级,一个奢侈品商场的雏形逐步显现。武汉的消费者,用疯狂的购物热情回应国广的这一轮品牌升级。Gucci 第一年的业绩做到国内同级别店铺的前五名,现在,单店坪效和增长率都在全国前列。
做品牌间的“和事佬”
从意向洽谈到正式引进,国广也在慢慢的摸索这些国际大更高一阶的消费者,已不再单单奔着LOGO 去了,品质和舒适感才是他们选择的主要原因。
“当初建设国广一期时,并不知道这些奢侈品在硬件需求上会达到何种程度。”经过无数回的拉锯战,肖周云见识到一个国际品牌对商场的“挑剔”程度。外墙要保持干净美观,于是撤掉灯箱和广告牌,只留下品牌标识,甚至为了和 Gucci 黄色的外立面做出区分,墙体刷成了偏白的颜色。每家店面都有自己要求的灯光,偏暖或偏冷要一一调试。每周,都有专人用仪器检测地砖和墙面的清洁程度。
2008 年 5 月,国广一期开业还不到的一年时间,商场的外立面和店堂内就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改造,只为和这些一线品牌做匹配。如何让这些品牌安稳地同处一室,并且能够保证最佳的经营效果,这需要国广的管理者不断地周旋和协调。谁和谁适合放在一起,谁又和谁不能挨的太近,最好的位置应该给哪个品牌,如何保证其余的品牌都能满意……这是比处理人际关系更为复杂的“社交问题”。
在管理国广一期的同时,招商的脚步也没有停下。随着品牌引进的越来越多,档次和层级逐步向顶端靠拢,国广一期的商场体量已经无法满足所有品牌都能够妥善安置,国广二期计划呼之欲出。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