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受区位不优、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落后等诸多历史因素制约,县域经济发展较为滞后。时任安徽省省长王金山在望江县调研工作时指出:望江县已成为不是贫困县的“贫困县”。近几年来,全县上下团结一心、埋头苦干、共谋发展,望江经济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纺织产业已成为望江县的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望江顺势利导,把纺织产业作为发展工业经济的重中之重,着力打造“望江纺织”品牌。经过不懈努力,“望江纺织”已经进入省产业振兴规划和“861”行动计划,成为全省30个重点产业集群之一。全县现有纺织服装企业38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6家。成功引进了总投资20亿元的舒美特化纤、能提供近万个就业岗位目前全省规模最大的申洲针织、总投资达8亿元的美亚针纺等一批大型纺织企业项目,还积极培育了亮亮纺织、江通纺织、舒美特纱业、白云棉业、望宇纺织、泰威服饰、京华家纺等一批骨干纺织企业,基本形成了集原料生产、轧花、纺纱、织造、刺绣、水洗、成衣、包装为一体的纺织服装产业链,产业集群效益日益显现。这对经济实力较为薄弱的望江来说不能不说创造了纺织业的一个奇迹。
当前,“望江纺织”正处在发展加速、质量提升的关键时期。望江县因势利导、抓主抓重,全面壮大提升纺织产业集群。
(一)厚积薄发,以资源优势为依托,明确“望江纺织”发展目标。望江县是全国优质棉、出口棉生产基地县,素有“白云之乡”美誉。正常年景植棉面积达35万亩以上,皮棉总产达3.5万吨,面积和总产位居全市第一、全省第二。劳动力资源充足,全县约有10万熟练纺织服装产业工人。为了加强引导,明确产业发展目标,望江县编制了《望江县纺织服装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安徽省望江县纺织产业发展战略思路》等专项规划,明确到2015年,力争产业总产值突破120亿元,建成皖鄂赣乃至长江流域纺织服装产品生产贸易集散地;到2018年,将纺织产业集群建设成为专精特棉型纺织产业区、中高端时尚服装制造产业集群、新型纺织产业集群示范区。
(二)乘势而上,以平台建设为载体,拓展“望江纺织”发展空间。县经济开发区已建成面积12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超12亿元,初步形成了以纺织产业为主体、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新兴制造业为“两翼”的三大产业集群;全县10个乡镇工业聚集区中有4个中心镇规划建设了纺织工业集聚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鸦滩镇童装基地,着力承接浙江织里童装产业转移,目前已有70多家企业入驻;编制实施麦望线、安九线、江岸线三大产业带发展规划,高标准建设桥港经济开发区,望江承接产业转移尤其是纺织产业转移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
(三)主动出击,以产业招商为重点,增强“望江纺织”发展活力。望江立足自身优势,紧盯宁波、绍兴、义乌、织里等重点区域,瞄准纺织服装大企业、大集团,强势推进产业招商,组建专业招商小分队,利用一切关系、发掘一切资源、调动一切力量开展经常性招商活动,寻求合作共赢。现共引进纺织企业100余家,协议总投资100多亿元,到位资金近50亿元。结合产业发展实际,望江还注重培育和发展印染、包装、机械配件、仓储物流等配套产业,延伸产业链,全面发挥纺织产业的集群效应。
(四)凝心聚力,以优化环境为抓手,激发“望江纺织”发展热情。建设纺织工业强县是全县人民的发展夙愿,也是县委、县政府工作重点,望江在税收、金融、用地、用工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强化安商服务,严格执行服务企业“六不准”要求;每年邀请中科院、东华大学专家教授给企业负责人开展专题讲座;着力建设“诚信望江”,实施“筑巢引凤”工程。再次,随着望东长江公路大桥和济广高速开工建设、60多公里长江黄金水道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使望江水陆交通条件更加优越,区位优势更加突出。
望江县纺织产业产量增幅年平均保持两位数增长,纺织销售额逐年上升达30 %,规模以上企业的比例正在逐步增加,成为纺织产业的生力军。2012年26家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预计可实现产值65亿元,同比增长10.9%,占全县规模工业产值的50%。全县纺织产业已经形成了年生产棉纱8万吨、棉布3000万米、毛巾250万条、服装7000万件的生产能力。2009年荣获“中国新兴纺织产业基地县”、 2010年荣获“安徽省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突出贡献奖”称号、并被《纺织服装周刊》评为“2011年度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精锐榜——十大产业集群”称号,2012年5月中纺联将我县纺织服装工业园确定为首批九个“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之一。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