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分析师李婕表示休闲服饰市场需转型

分析师李婕表示休闲服饰市场需转型

“如今,在市场的刺激下,消费者的需求更加求新求快,也更为追求个性化。所以,对于休闲服饰市场大者通吃的局面确实面临转型。”2011、2012年蝉联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纺织服装行业第一名的光大证券分析师李婕发表了上述观点。

 

  对于未来休闲服饰市场,李婕认为,过去十年国内休闲服品牌通过快速的外延扩张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行业也开始出现问题。主要表现在:


  (1)今年内外资品牌都面临较大挑战。近一年来所有品牌都加大了折扣力度,价格也做了些调整,像ZARA、H&M和优衣库,往年的主打产品,单价都略有下降。有些品牌在一线城市的商铺下滑的更厉害,即使像ZARA这样的品牌,三季度可比店能做平已不易。


  (2)本土休闲品牌亟需提高零售能力和内部管理能力,对品牌定位、渠道、目标客户群做出更精准的定位及配套的策略。本土品牌外在的快速增长在内部还体现出很多薄弱环节,品牌在各个地区发展不均衡,这都是由于缺乏专业度。市场成熟后需要企业具备更多专业开拓能力,未来国内休闲服饰企业将定位更细分的消费群,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舍弃粗放式的开店铺货。休闲服本身比其他品类并不具有更高的周期性,目前行业本身的需求还是处于于一个正常增长的阶段,休闲行业目前6000亿元左右的容量,大大超过其他服装子行业业,近10年基本保持10%--20%左右的较快增长,也从一个角度证明了行业本身需求并没有问题。


  (3)外资品牌的影响力局限于主流城市,二、三线市场认可度远不及一线市场。ZARA在二、三线城市已经显露疲态,本身这个品牌在国内有点被神化的感觉,在一线城市有许多拥护者,但摆在二三线市场,它的性价比没有优势。(4)休闲服饰市场空间仍然很大,本土企业的成长将取决自身的调整与操作。以休闲男装为例,行业的空间远远没有打开,中国男性对穿着搭配远远没有跟上世界的步伐,未来男装的趋势是像女装一样出现更多细分市场。相信未来会有本土企业拥有这样的眼光,去发现更大的市场空间。


  针对以上局面,李婕认为除了通过差异化的品牌定位加强深耕尚有增量空间的三、四线市场外,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是从困境中突围的最有效方式,主要目的是提升存货周转率。借鉴海外经验,国际时尚休闲品牌近十年产品价格几乎无增长,但重在“快”,讲究高时尚、快反应和低库存,通过不断提升存货周转率来达到量增的目的,从来带动业绩增长。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