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科学管理勇于创新 东方新丝王致富之路

科学管理勇于创新 东方新丝王致富之路

  王进军认为谁拥有前沿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谁就拥有市场竞争的主导力量。近年来,吉林化纤先后研发新产品数十种,获得国家专利24项,其中发明专利21项。同时,王进军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先后实施了以品质升级、节能减排、消除瓶颈为重点的6万吨差别化腈纶技改项目,粘胶长丝提升改造、中水回收、余热回收、废气回收改造等技改工程,产品结构和资源效能得到根本性调整。

  “我们正处在中国走向世界的时代,我们这一代人的职业生涯,正赶上中国产业国际化的黄金周期,承担起我们的责任是义不容辞的。”王进军的话掷地有声。


  长白山下、松花江畔的吉林市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称。当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号角吹响之际,北国江城,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就在这片生机盎然的热土上,飘扬着全国纺织化纤行业的一面旗帜——吉林化纤集团。


  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雨洗礼,吉林化纤已发展成为拥有粘胶短纤、粘胶长丝、腈纶纤维、化纤浆粕、纱线、纸制品六大系列450多个品种产品,综合生产能力44.6万吨,下辖2家上市公司、2家中外合资公司、3家外埠企业、1个纺织工业园区的大型企业集团。吉林化纤的产品广泛用于纺织纱线、面料、服装生产等各行业,热销国内二十几个省市,远销日本、韩国、意大利、土耳其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吉纤人团结奋进,攻坚克难,实现销售收入51亿元,利税突破4亿元,被吉林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奋斗三年,实现产值达百亿企业”。


  吉林化纤步入了科学发展的新里程,奏响了“再造新吉纤”的最强音。而这首旋律强劲的“丝路”壮歌的总指挥,正是人称“东方新丝王”的吉林化纤集团董事长王进军。


  锐意进取,勇于开拓


  他是一个成功把大型国有企业领向更广阔领域,任期仅四年就让效益翻番的人;他是一个擅长用“借鸡下蛋”方法扩张的经营者,在短期内成为全球腈纶行业巨无霸的人;他还是一个在国际化道路上开拓进取,用全球眼光设计企业发展战略的人??这些耀眼光环无一例外地诠释着王进军的实践,也是他被同行誉为最有影响力企业领导者的证明。


  执掌吉林化纤帅印仅仅八个春秋,王进军就用独特非凡的魄力、开拓的步伐,开辟出了一条全新意义上的东方丝路。


  王进军,1962年2月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中共党员,硕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吉林化纤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中国化纤协会副理事长,吉林市人大常委。他先后荣获“吉林市特等劳动模范”、“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全国纺织工业特等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他还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


  一连串光环的背后,是王进军的艰辛付出和睿智作为。


  2002年芳菲正浓的季节,王进军接手吉林化纤的帅印。在这之前,他曾在北方一家大腈纶企业主管过设备,也曾下海在一家外资企业任主管。2002年执掌帅印之前,王进军已在吉林化纤干了近7年,他是从设备副处长起步,到腈纶公司总经理,一直到2002年春任集团公司的总经理。除了对这个老国企有了浓厚感情之外,王进军对它今后的发展也有很多思考。加之精通技术、视野开阔,王进军一上任就作出了“发展腈纶,提升粘胶”的战略决策,并将目光投向了世界,谋求全球化的合作与发展。


  当时,作为国有企业的样板,吉林化纤经过十几年的改造、挖潜已在同行业有了一定影响,不仅拥有粘胶长、短丝,还有年产6万吨的腈纶三大系列品种,年销售收入达20多亿。王进军接手时,他是站在一个高起点上去实现全新的跨越,其困难显而易见。

{page_break}



  王进军在腈纶生产线DCS控制室指导


  上任后,王进军继承了吉林化纤从严治企的好作法,从推进现代企业管理建设入手,构建集团公司母子公司体系,剥离托管非经营性资产2.1亿元。接下来,他大胆进行了人事、用工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前后分流几千人,实现了主体效益最大化目标。同时,实施干部队伍年轻化,启用一批有知识、有能力的人充实各级领导岗位。


  “提升粘胶、发展腈纶”是王进军经过反复研究、论证的战略计划。2003年,当许多企业还停留在依靠自有资金发展时,王进军已经把发展眼光聚焦在全球腈纶老大、意大利蒙特公司总裁身上,而这家公司也对吉林化纤情有独钟。于是,一个年产腈纶15万吨的吉盟公司举杯成立,加上改造补齐的原有的14万吨的腈纶,年产量达30万吨,吉林化纤的腈纶占国内市场份额约30%,也成为全球腈纶行业的领军者。同年,与德国恩卡联姻的5000吨粘胶长丝连续纺项目纳入吉林化纤规划之中。


  这就是王进军,当许多人把走出去当作新鲜事的时候,他就已经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开拓者了。


  高瞻远瞩,创新发展


  作为企业经营者,王进军一直是国外、国内两个轮子行进的。这几年,6万吨粘胶短纤、10万吨竹浆粕基地、纺织工业园开发都是他浓墨重彩的大手笔。王进军相信这样一个理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生涯周期,如果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周期黄金阶段与他从事的产业生命周期的黄金阶段重合,就会取得更大的事业成就。


  “我们正处在中国走向世界的时代,我们这一代人的职业生涯,正赶上中国产业国际化的黄金周期,承担起我们自己的责任是义不容辞的。”王进军的话掷地有声。


  为实现这一目标,在王进军的主持下,吉林化纤集团ISO9001:2000版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OSHM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启动运行,理顺了管理职责、管理标准、管理程序,实施了业务流程再造。


  王进军认为,技术创新是延长企业生命力的关键,是资本和技术的集聚,是现代企业文化和发展理念的整合。


  吉林化纤稳步进入投、融资建设及项目管理的良性轨道,形成了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有机结合的良好格局。


  2006年10月22日,与意大利蒙特公司合资建设的15万吨差别化腈纶项目一期工程10万吨,一次试车成功。项目全部投产后,一个年产30万吨的世界最大的腈纶生产基地将矗立在松花江畔。


  2007年4月28日,引进德国恩卡公司在世界上唯一拥有的高延伸连续纺长丝专有技术合资建设的5000吨粘胶长丝连续纺项目一期工程一次开车成功,标志着吉林化纤粘胶长丝生产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2008年12月成立了吉林碳谷碳纤维有限公司。2009年8月18日,5000吨/年碳纤维原丝项目一期工程开车成功,达到年产1500吨碳纤维原丝能力,被列为国家碳纤维示范工程,碳纤维原丝制备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大手笔建设大化纤,大投入加快企业大发展。随着支柱产品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吉林化纤迈出了向上、下游延伸纵向发展的坚定步伐。


  充分发挥“竹浆粕、竹纤维”荣获中国专利技术、新产品博览会特别金奖、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国家技术创新奖的技术优势,在巩固扩建河北藁城棉浆基地的同时,收购、组建了四川天竹竹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形成了2万吨竹浆粕生产能力,在此基础上,10万吨竹浆粕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成立了湖南拓普竹麻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建设3万吨竹浆粕、3万吨棉浆粕、3万吨竹纤维生产基地,积极推动竹浆产业发展和化纤产品原料结构变革。同时,发展竹纤维产业联盟企业59家,推动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竹纤维下游产品开发,进一步提升了企业产品原料优势。


  2005年,成立拓普纺织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引入65000锭纺纱项目。在此基础上,引进先进技术,建设20万锭新型纺织工业园区,一期工程5万锭已于2009年9月顺利投产。


  产业集群的构建,不但拉动了地区经济发展,而且增加了企业在销售市场的主动权。


  王进军认为谁拥有前沿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谁就拥有市场竞争的主导力量。近年来,吉林化纤先后研发新产品数十种,获得国家专利24项,其中发明专利21项。同时,王进军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先后实施了以品质升级、节能减排、消除瓶颈为重点的6万吨差别化腈纶技改项目,粘胶长丝提升改造、中水回收、余热回收、废气回收改造等技改工程,产品结构和资源效能得到根本性调整。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