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棉花新国标出台各相关部门应该如何应对

棉花新国标出台各相关部门应该如何应对

本文向大家主要介绍一下各个相关部门如何应对棉花新国标出台。新标准的出台,废止了我国实行了40年的品级检验,推行全新的棉花颜色分级检验。因颜色级取代品级,棉花技术指标的变化将直接影响着我国棉花贸易结算规则,同时也将对博州棉花产业发展带来影响。

   2012年11月14日发布的《棉花细绒棉》GB1103-2012将于2013年9月1日正式实施,原细绒棉国家标准(GB1103-2007《棉花细绒棉》)将不再使用。


  新标准与原标准相比,原标准规定了9个棉花质量指标:品级、长度、马克隆值、回潮率、含杂率、断裂比强度、长度整齐度指数、危害性杂物和色特征。其中品级是由棉花“成熟程度、色泽特征和轧工质量”三项指标综合确定,分为1~7个品级。而新标准规定了包括颜色级、轧工质量、长度、马克隆值、回潮率、含杂率、断裂比强度、长度整齐度指数、危害性杂物、反射率和黄色深度11个质量指标,取消了品级,增加了颜色级和轧工质量指标及检验方法,并将颜色级分为白棉、淡点污棉、淡黄染棉、黄染棉四种类型和13个颜色级。颜色级是以实物标准为依据比对反射率和黄度,综合确定颜色级。据从中国棉花协会了解到信息显示,按原标准进行交易计算时,每个级差价格浮动3%左右。按新标准结算,同类型颜色级棉花价差为(300~500)元/吨,不同类型而同级别的颜色级棉花价差为1000元/吨以上。


  新标准的出台,废止了我国实行了40年的品级检验,推行全新的棉花颜色分级检验。因颜色级取代品级,棉花技术指标的变化将直接影响着我国棉花贸易结算规则,同时也将对博州棉花产业发展带来影响。如何更好地应对棉花新国标的实行对我州棉花产业带来的影响,这是目前亟待我们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在此,作为我州棉花质量监管的专业纤检机构——博州纤维检验所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供相关部门参考:


  农业部门当务之急:一是要做好优良棉种的选择,在保证产量的同时,还要保证棉花的质量,降低棉花品种的退化速度,优先选择适宜种植和推广的品种;二是加强棉花田间科学管理,提高棉花品质的宣传工作;三是要加大对棉农“四分”(分摘、分晒、分存、分售)的宣传力度,实现优质优价;四是及时采摘棉花,由于采摘期对棉花颜色有一定的影响,研究资料表明田间暴露时间对棉花颜色是有影响的,同一块地,在同一天吐絮的棉花是完全相同的,越晚采摘的棉花颜色越深。总之,影响棉花颜色变异的因素很多,如储存时间、温度、湿度、品种、微生物等。


  新标准实行后,棉花加工企业要高度重视,加强学习。从企业负责人到检验人员首先应该认真学习新标准,理解新标准。由于影响棉花颜色变异的因素很多,如储存时间、温度、湿度、品种、微生物等。因此加工企业在执行新标准的同时,还需要了解上述影响因素。对于籽棉收购环节的检验,加工企业需要用小型锯齿轧花机试轧后,采用感官检验方法检验颜色级。检验人员在学习棉花颜色分级时,一定要认真学习实践,培养出对棉花颜色的感觉,才能准确判断颜色的微小变化。通过颜色,感觉它的形成过程及使用价值,这种感觉是靠长期实践积累出来的。另外,棉花加工企业在收购环节,要杜绝收购超水棉,因为棉花回潮率过高,会加速棉花颜色的变异速度。


  当前,新标准的宣贯培训工作已经开始,建议各级政府抓紧时间,按照部门职责分工,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及组织培训等形式,积极向广大棉农、轧花企业、棉种生产销售单位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等宣贯新标准,学习新标准,及早应对因标准变化给我州棉花产业带来的影响。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