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自古就有“丝绸之府”的美誉。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纺织业得到迅猛发展。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资料显示:到2001年,浙江省纺织业拥有法人单位12423家,从业人数95.48万人,实收资本356.54亿元,全年营业收入1319.93亿元。除单位数列制造业第三位外,其余指标均位居制造业首位。纺织业已成为浙江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纺织业技术创新
一是纺织业增加值率较低。增加值率是指企业新创造的价值占产品价值的比重,增加值率越高,表明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越高。2001年,浙江省规模以上纺织业增加值率仅为17.4%,比全省制造业平均水平低2.1个百分点。二是纺织业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2001年,浙江省规模以上纺织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中,省级以上新产品产值率仅为3.5%,比制造业平均水平低4.3个百分点。三是纺织企业用于科研开发与提高职工素质的教育投入较低。2001年,浙江省规模以上纺织业用于研究开发经费只占产品销售收入的万分之七,比制造业低18.3个万分点;用于职工教育费只占产品销售收入的万分之三点九,比制造业低1.8个万分点。
近日,浙江春江轻纺集团新产品鉴定会举行,来自浙江纺织系统的7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对春江轻纺集团的两只新产品“抗静电纱线”和“高强涤纶包芯纱”分别进行了技术鉴定。
“抗静电纱线”是该公司于2011年2月开始试制开发的新产品,产品采用涤纶基炭黑复合导电纤维,与涤纶和精梳棉混纺,开发出了具有抗静电性能的纱线。通过对不同含量导电纤维的试样及抗电性能的测试,证实添加0.35%比例的导电纤维即可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用抗静电纱线生产的抗静电面料和服装具有低廉、抗静电性能好、轻薄柔软、穿着舒适的特点,产品创新点突出。
在此次开发过程中,公司技术人员在并条过程中,采用两道预并、三道混并的多步混棉法,通过并条并合数的合理搭配以及采用逐步递减的后区牵伸倍数的方法,解决了由于导电纤维分布不均匀引起的静电积聚以及织物抗静电性能不佳的问题。
“高强涤纶包芯纱”由该公司于2011年10月开始试制。产品是基于长丝短纤包芯复合生产技术,采用高强涤纶短纤包高强低伸型涤纶长丝,开发生产出新型高强涤纶包芯纱,是国内首次采用高强涤纶长丝开发生产的包芯纱。该纱线生产的面料和服装,既具有纯涤纶短纤柔软、丰满的手感,同时包芯纱的强力和条干均匀度均比纯涤纶短纤纱有极大的提高,可以用于生产高强耐磨的特种工作服、高速缝纫线、箱包布、轮胎帘子线、水带、绳索等,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鉴定委员会认真听取了项目技术试制总结、投产条件、产品检验、查新、用户意见等报告,并现场查看了样品,认为产品达到了浙江省科技厅下达的省级新产品技术指标要求,产品的开发是成功的,工艺技术在同类产品中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一致同意通过鉴定。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