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一年四季,感受春夏秋天。在这个孕育着活力与希望的春天里,“3.15”又踏着铿锵高昂的步伐向我们走来。改变的,是光阴的轮转与市场的起伏。不变的,是消费者对质量与权益始终如一的高度关注。对于服装行业而言,2012年是踯躅前行的一年,是充满变数的一年,尤其是频繁曝光的服装质量问题,更是让服装行业的天空中阴霾一片。在此,我们特别推出3.15专题帮您解答在消费者常见的几大质量问题为您揭示商家常玩的猫腻。
换个吊牌身价百倍 商场服装也会“狸猫换太子”
2012年10月9日,渝中区工商分局接到举报称,在七星岗巴渝世家3单元29—2号处,存放着换牌后的假冒“FASS DETT”(“法思帝特”)和“B.RO.T” (“塔兰托”)品牌的服装。工商执法人员迅速出动,对被举报地点进行突击检查。经查,这些进价300−400元的衣服一经换牌就在商城里卖出1000−3000元的高价。
吊牌领标作假一条龙 一秒变品牌货
经执法人员调查发现,在朝天门批发市场附近的服装辅料商铺中,有多家专业制作服装吊牌的店铺。老板表示,只要有吊牌样品就能做,并不需要出示服装品牌授权等资质证书。
后来又找到服装市场旁一家换标的小作坊,就把原来的领标、袖标换成品牌服装的标识。
从服装吊牌、领标、水洗标等物件的制作,到小作坊的改标重新缝制,再到中转站挂上吊牌,最后送到商场或者专卖店进行销售,一件衣服的“变形记”就这样完成了。
买衣服要火眼金睛 检查做工
律师表示,消费者在商场中买到换牌服装,其合法权益已经受到严重侵害。如果消费者付款是向商场付款,那么商场首先应当对消费者进行双倍赔偿。
消费者又该如何识别衣服质量呢?某商场质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消费者除了看服装的标识,此外还要看下做工的细致度,看针脚的一致性、色牢度、深色服装色 牢度的情况,可以用一张白色的餐巾纸,在深色服装上反复的摩擦几下,再看看餐巾纸上沾色的情况,如果沾色比较多,那么这色牢度就要引起注意了。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