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厦门服装产业抽检合格率低于94% 问题多在面料上

厦门服装产业抽检合格率低于94% 问题多在面料上

厦门辖区服装产品的抽检合格率低于质量强市要求的合格率94%标准,其中,但工厂实际上在外地,另有不少贴牌代加工的企业。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服装企业在原料进厂时把关不严,针对不合格企业将进行立案处理,最严厉的将按照国家《产品质量法》,处以不合格产品货值3倍以下的罚款。

   东南网3月16日厦门讯(本网记者 卢超颖 通讯员 陈浩)昨天是315消费者权益保障日,厦门市质监部门召集岛内思明、湖里两区共136家服装行业,共同参加了“质量强市工作宣贯会”。


  近三年来,从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来看,辖区服装产品的抽检合格率较低,“低于质量强市要求的合格率94%标准”,厦门市质监局第一分局局长曹祥敏告诉记者,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服装企业在原料进厂时把关不严,而产品出厂时又未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出厂检验。


  据了解,厦门市服装企业多数集中在岛内,思明、湖里两区现有1611家服装生产和销售企业。其中,不少企业总部在厦门或企业注册地在厦门,但工厂实际上在外地,另有不少贴牌代加工的企业。


  记者了解到,诸多厦门服装企业检测不合格项目主要是原料的纤维含量和产品的色牢度。同时,由于服装原料的来源广且复杂,也给监督检测上增加了很大的困难。厦门市质监局高处长说,有些企业存在着商品标签与检测结果不符的问题,而成分比例如果超过标签的正负5%就属于不合格产品。


  高处长介绍说,纤维含量不合格会影响穿着的舒适度,但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而色牢度指的是衣物的着色程度,色牢度差的贴身衣物,其中的染料分子和重金属离子有可能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进而危害到人体健康。


  为了强化产品出厂检验,提升服装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水平,厦门市质监局今年将推出四大举措,其中包括建立企业档案管理,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并约谈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负责人。同时,针对不合格企业将进行立案处理,最严厉的将按照国家《产品质量法》,处以不合格产品货值3倍以下的罚款。



  相关链接:


  厦门销毁3万件假冒伪劣产品 货值达22万元


  东南网3月16日厦门讯(本网记者 卢超颖 通讯员 陈震洲)15日上午,厦门市质监局和厦门市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中心在厦门绿洲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销毁了食品、食品添加剂、服装、灯具等各类产品共计3万余件,货值22.64万元。


  据了解,去年以来,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决定,在厦门市政府、国家质检总局、省质检局的领导下,市质监部门深入打击各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2473人次,检查生产企业1687家次,立案109起,货值达748.04万元,查获了各类无证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工业产品、未获强制性产品认证(3C)的电子产品和其它不合格产品。


  此次集中销毁行动还从保护环境,绿色无污染的角度出发,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废弃物处置机构对集中销毁的罚没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集中销毁行动以环保、绿色的方式进行。


来源:东南网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