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是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由民国服饰设计师参考满族女性传统旗服和西洋文化基础上设计的一种时装象。在现时部分西方人的眼中,旗袍具有中国女性服饰文化的象征意义。现代人日常生活中的旗袍,则更注重面料的舒适性,它们风格多样,款式一般都比较宽松,让人能够活动自如,大多选用棉麻布料材质,展现舒适的居家感,并为大众所接受的改良现代感。低调而素雅的花色相当适合日常穿着,棉麻面料洗涤方便好打理,是现代人穿着旗袍的极佳选择。
旗袍选料是很广泛的。日常一般穿用的旗袍,夏季可选择纯棉印花细布、印花府绸、色织府绸、什色府绸、各种麻纱、印花横贡缎、提花布等薄型织品;自制的短旗袍,轻盈、凉爽、美观、实用。春秋季可选择化纤或混纺织品,如各种闪光绸、涤丝绸、以及各种薄型花呢等织物。这些织品虽然吸湿性、透气性差,但其外观比棉织品挺括平滑、绚丽悦目,在不冷不热的季节中穿用很适宜。
旗袍面料的不同,直接决定了衣型和穿着的舒适度。以往的旗袍以丝绸面料为主,但现在主要以桑蚕丝、棉质、聚脂纤维三种面料居多。桑蚕丝面料分生丝和熟丝两种。生丝质地较硬,穿起来显得衣型挺括。而熟丝质地顺滑柔软,穿起来有丝绸触感,十分舒适,但较为脆弱。桑蚕丝是时下较高级的面料,所以制成的旗袍价格普遍不菲。棉质的旗袍质地柔软,吸汗、透气性好,夏天穿着很适合。但其表现力不及生丝来得挺括,价位相对便宜。而聚脂纤维的旗袍价位普遍价格更低廉些。
演出或礼宾穿用旗袍是十分考究的。夏季穿用,旗袍面料应选择真丝双绉、绢纺、电力纺、杭罗等真丝织品。该织品质地柔软、轻盈不粘身、舒适透凉。春秋季穿用,旗袍面料应选各种缎和丝绒类:如织锦缎、古香缎、金玉缎、绉缎、乔其立绒、金丝绒等等,这些高级面料制做的的旗袍能充分表现东方女性体型美、点线突出,丰韵而柔媚,华贵而高雅,如果在胸、领、襟稍加点缀装饰,更为光彩夺目。另外需说明的是,生丝材质的旗袍适合干洗,熟丝以及棉质、聚脂纤维等适合水洗,洗涤时宜用洗衣液。无洗衣液时,沐浴露也可派上用场。
不同的服装面料同时决定了印染方式和色彩的不同。一般而言,桑蚕丝由于材质纤细,印染多以素雅的色彩为主,而聚脂纤维质地“随和”,所以花花绿绿的色彩较多。除了面料,旗袍看不见的“内衬”,在材质选择上也有讲究。时下,各种诸如醋纤、铜铵纤、粘纤等制成的内衬,普遍集透气吸汗、触感舒适于一体,消费者在选购时可在此细节上详细咨询导购。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