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制鞋设备普遍降价助力企业设备升级

制鞋设备普遍降价助力企业设备升级

传统产业升级,保持持久的竞争力,设备更新可谓迫在眉睫。在两会期间,经济形势还不容乐观,应对用工成本走高,扶持企业更新设备,帮助企业实现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成为表委员们的共同呼声。 如今制鞋设备价格普降,给企业设备升级提供了机会。

  现状:纷纷重金购买进口设备


  先如今机械设备普遍降价,给企业更新设备创造更多的好机会。


  有更多的企业将触角伸向国外,瞄准更为精良的欧美机械设备。泉州企业牵头的福建省27家纺织服装、鞋类企业累计采购德、意、日等国先进的纺织、鞋类等机械3000多台,金额达6000万美元。


  他们认为拥有世界先进的设备,是生产出优质产品不可缺少的因素。砸下高额资金打造数码化生产线,就是为了实现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创新科技产业转变。


  通过调研,市政协委员、泉州市科技局副局长刘艺华发现,泉州地区形成了较为发达的纺织、服装、制鞋、食品、石材等工业,年产值近2000亿元,而每年设备采购金额达数十亿元。


  分析:用工成本高企不可回避


  请一个技工,开出了月薪6000元的高价,这在晋江陈埭这个传统劳动力市场,已经不是新鲜事。从泉州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公布的2009年工种(职位)工资指导价位可以看出,技术工种(职位)中,工资超过3000元的占七成左右。“说明对技术工人等‘蓝领’的需求越来越大,从而使得技术工种岗位的工资水涨船高。一年时间上涨了约15%。”有关人士分析称。


  过去几年被企业主挂在嘴边的“用工荒”,正在被“高工荒”这一新名词所取代。为应对窘境,一些实力制造业企业纷纷选择升级机器设备。泉州统计局调查显示,进入去年第四季度,近30%规模企业进行了设备更新,其中一个动因就是优化用工结构。


  传统产业升级,保持持久的竞争力,设备更新可谓迫在眉睫。市政协委员、泉州市外经局副局长叶怀远认为,泉州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关键时期,在泉州经济中占主要比重的纺织服装等行业,基本上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应该扶持企业更新设备,对接台湾产业,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


  建议:低成本快速“武装”自己


  省人大代表、天广集团董事长表示,投入设备,可以大大提升生产效率。南安一家水暖龙头企业从意大利引进全智能生产线,实现从五金毛坯到成品过程全部自动化。“机器人”取代人工进行打磨和抛光。一个“机器人”的工作量相当于30个工人,产品的质量更高,稳定性更好。为此,更新机型更是众多制鞋设备厂的重头之重。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