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温州水头猪皮革出路在于向内转

温州水头猪皮革出路在于向内转

    温州平阳县的水头镇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猪皮革加工基地,生皮产量却一度占到了全国的1/4,一年创造的产值高达40亿元,平阳县1/3以上的财政税收都靠这个镇,然而,当记者前不久来到这个中国皮都时看到这里的商户几乎没有生意可做,虽然是上班时间但是有的批发点里都空无一人。     两年前,水头镇每一天生产的生猪皮就高达1.2亿张,成为全国最大的生猪皮革加工基地。     从鼎盛时期到现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这个镇的皮革生产和销售急剧萎缩。     水头镇一家企业的管理人员告诉记者,今年他们买进来的生猪猪皮价格从三四十元上涨到八十元,一年时间翻了一倍多,然而加工好的一张猪皮,能劈开分成三层皮革,这三层皮革全部加在一起顶多也就能卖100元左右,而工厂工人的工资现在也提高了近三成。     同时,温州平阳峰丽皮革公司总经理黄开峰也告诉记者:“现在我们皮的利润很低,像我们做皮的一尺皮赚到一两角就不错的,一张皮最多只赚一两元,你一百来元成本只赚一两元,是这样的,还平时做不好,如果哪一道做不好是要亏本的。”     有消息称,由于上游制鞋企业的产量锐减了近三成,导致水头镇的皮革加工行业的需求量急剧萎缩,再加上国家今年取消该行业8%的出口退税,而企业贷款的年利率上调到7.47%,原材料和用工的价格也提高40%,仅这几项加起来,企业的经营成本至少提高了近三成,但是因为市场萎缩,他们的产品提价的空间连10%都很难达到。     尽管出口产值的总额仍然处在增长当中,但是出口产品的利润率却在降低,温州平阳的很多企业不愿意再大量从事制造加工业。     这种困境在业内专家看来,是低成本的中国制造发展到这个阶段的一种特征。与此同时,与沿海地区相比,内陆地区基础设施、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并且也已经初具产业雏形。因此,相关专家建议,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产业转移到内陆地区。 

来源:消费日报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