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商务周刊》报道,年报发布时节,李宁(HK 2331)、安踏(HK 2020)、361度(HK 01361)、匹克(HK 1968)、特步(HK 01368)、中国动向(HK 03818)六大赴港上市的本土体育品牌一片惨淡。安踏上市五年以来业绩首次下滑,净利下滑21.5%至13.58亿元。一直以稳健经营著称的361度净利也下滑约40%。匹克净利下滑幅度则高达60.1%,至3.1亿元。
订货数据同样不能给人以鼓舞。匹克2013年第二季度订单金额同比下降20%?30%。特步和安踏也表示,2013年第二季度的订货会订单金额同比跌两成左右。
一边是高企不下的库存量,另一边则是席卷不休的关店潮。去年,匹克和李宁约有上千家店铺关门,特步有近百家。今年3月初,特步再次表示今年拟关闭100家左右店面,上市以来首亏的安踏今年将减少475?575家门店。
穷则思变,李宁和耐克已经踏上转型之路,渠道下沉以清库存,试水户外或童装领域以辟市场。摆在运动品牌面前的是更为艰难的“再创业”。
巨头提前“下沉”
在服装市场,所谓转型无非是两个方向:一是开拓更多的渠道,为过去的库存找到销路;二是找到更高利润空间的市场“蓝海”。
实际上,外资品牌在开辟新销售渠道方面已经走在了前面。
早在本土品牌大肆扩张之时,耐克和阿迪达斯均因高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国人对高端产品的市场需求,加上接踵而来的金融危机,导致渠道积压存货严重,先于国内品牌开始清库存。
阿迪达斯率先开始变革,比如将全国重新分为六大区,加大对经销商的支持力度,并最先提出“渠道下沉”。当2010年阿迪达斯宣布要深入中国1,400个地县城市,甚至包括人口仅有5万人的乡镇市场时,全行业都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到后来全行业都面临库存危机的时候,阿迪达斯已经有了更深厚的根基。银河证券研究部分析师马莉告诉《新商务周刊》,2012年阿迪达斯在中国开设了800家门店,目前运动时尚系列、运动表现系列加起来在中国门店总数已达到7,000家。2012年,全国零售业陷入艰难,阿迪达斯却迎来了北京奥运会后最好的时候。来自慧聪鞋网的数据显示,阿迪达斯大中华区2012全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达15.62亿欧元。集团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达149亿欧元。
“高速扩张”曾是各大体育品牌在中国的关键词。
赶上了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十年,又搭上了北京奥运会快车,厂商们都渴望在后奥运时代分一杯羹,所以疯狂扩张。在361度创办前期,避开外资巨头耐克和阿迪达斯主打的大城市,主攻二、三线城市,依靠体育营销迅速提升品牌曝光率,使得361度在竞争较小的跑道上获得连续多年的高增长。本土品牌老大李宁更是在2009年实现25.4%的强劲增长,一举突破80亿元,超越阿迪达斯坐上了仅次于耐克的“第二把交椅”。
有业内人士向《新商务周刊》记者分析,那时大家的模式都是“品牌+批发”,开店虽多却没有规划,更多地是把管理标准、零售标准、品牌标准下达给经销商。忙着在千城一面的步行街上一家接一家地开店,开到不赚钱了为止。
如今,“闭着眼睛也挣钱的时代结束了”,安踏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在微博里写道。过去两年时间内,习惯事事亲力亲为的丁世忠亲自“拉网踩点”走遍了中国超过500个地市,得出了这一结论。根据这一观察结果,他决定,安踏将实行管理结构全面下沉,实现扁平化,以清理库存、提升店效。
转向户外
如果将开拓渠道、降低库存看成“节流”,那么进军新的市场领域则是体育品牌们的“开源”之举。
2013年伊始,在安踏大多数门店和专柜,都可以看到一个新的“防水透气风衣”的海报,有些门店还开辟了专门的货架放置防水鞋等户外用品。这意味着户外用品市场成为他们新的目标。
在李宁、安踏之前,全球运动巨头阿迪达斯也瞄准了户外用品这一市场,还专门成立了户外部门。未来两年,阿迪达斯将在中国内地7,000个门店里推出细分专柜,提供专业产品,吸引背包客甚至时尚达人。全球第三大运动品牌彪马也称,有两个运动细分市场极具潜力,一个是极限运动,另一个是户外活动用品市场。2013年会将重心放在户外运动产品上。
另一条路:童装
童装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
记者从长江证券研究报告中获悉,2012年国内童装零售量也呈现出加快增长的态势,增速相比2011年加快1.7%。
早在2010年,361度就把上市募集资金的9%(约1.8亿港元)投入了童装品牌的研发及拓展。2012年财报显示,361度童装系列营业额上升97.7%至3.7亿元,占公司去年营业额的7.5%,与2011年度相比几乎翻倍。平均售价及销量分别增长25.7%及57.1%。童装平均批发售价达57.3元。
此前的2008年7月,安踏已经推出了面对3岁到14岁的儿童安踏KIDS品牌,其产品涵盖服装、鞋与配件。但由于推广力度不够,对利润贡献一直不高。去年开始,在总体业绩下滑的背景下,安踏加大了儿童体育用品系列的发展步伐,店铺从2011年的632家增至2012年的833家。
其他厂商也不甘落后:2010年初,李宁与本土童装品牌派克兰帝签约共同推出的李宁童装品牌Lining Kids上市;2011年,特步推出品牌名称为“Xtep+1”的儿童鞋履及服装系列,瞄准2岁到14岁的儿童,主攻中高档次休闲时尚市场??
中国服装协会秘书长王茁告诉《新商务周刊》记者,日益变化的市场和经济环境,使我国服装业以制造为主的产业优势正受到挑战,转型升级已成必然。这些企业必须从制造转向服务,调整人才结构,塑造品牌文化,重新定位企业发展方向。他告诉记者:“目前看来,行业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但创新仍是这些企业转型绕不开的主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