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外界唱衰以制鞋业为代表的温州优势产业,温州鞋革行业协会日前发布行业分析报告称:类似广东的“鞋企倒闭潮”不会在“中国鞋都”温州上演。目前温州鞋企倒闭只发生在小型企业,是产业洗牌的结果;规模较大的企业则呈“强者恒强”之势。 “温州鞋企不同于广东” 眼下,有“中国民营经济风向标”之称的温州已成为观察民企困境的“范本”,其支柱产业之一的制鞋业遭遇的“成本劫”、“资金劫”更被关注。 对此,温州鞋革行业协会并未避讳。其在行业分析报告中表示,今年各种因素估计最少挤压企业尤其是外贸企业15%以上的利润;一季度,温州鞋业倒闭、转产70多家,“随着压力上升,转产、倒闭企业会有增加。” 与外界普遍将上述数据当作“危境”的佐证相异,该协会的解读较为乐观,“在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鞋革业也处于重新洗牌阶段。”从这个意义说,倒闭、转产属正常现象,“有利于行业优化组合、产业升级,也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该协会表示,尽管温州鞋业目前较艰难,但不会上演类似广东的“倒闭潮”。来自亚洲鞋业协会的信息显示,1年来广东已有近千家鞋厂及配套企业歇业倒闭。其中,东莞1000多家制鞋企业中有200-300家倒闭。 报告给出的理由有二,一是广东倒闭鞋企绝大部分是台资或外地投资企业,“而温州鞋企都是土生土长的”;二是温州鞋革行业有产业链优势和温州商人的营销优势,“正经历脱胎换骨,不久即会焕发新的生机”。 大型鞋企“产销两旺” 温州鞋革行业协会披露,举步维艰的鞋企均是小型企业,遭遇订单减少、员工难招等困境;而规模较大的鞋企“开工情况良好,产销两旺”。 协会援引温州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一季度770家较大规模的鞋企完成生产总值91亿元,产量1.2亿双,同比增长11.5%。其中,3月完成产值35亿元,产量4500万双,同比增16%。 据报告,温州鞋企之所以“强者恒强”,除了注重创新、加快产品结构调整,还在于未雨绸缪,较早进行了销售市场的转移,如国内最大的民营鞋企奥康集团。在国内,该公司2003年投资10亿元,在重庆璧山县建设“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区”; 董事长王振滔向早报记者表示,“与东部沿海相比,奥康在重庆每生产1双鞋至少节约成本20%。”在销售方面,奥康的重庆红火鸟鞋业每年有700多万双皮鞋从璧山销往西部,“在外贸受阻的形势下大大开拓了内销空间。”
来源: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