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和亚马逊都是如此庞大的公司,以至于没有一个合适词来形容两家公司之间对电商霸权的争夺战。这不是一场大卫与歌利亚之间的对抗。如果说沃尔玛是歌利亚的话,那么亚马逊就是哥斯拉。
这两家零售业的巨无霸在各自的传统势力范围都占据着主导地位。亚马逊曾经只销售图书,但现在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网上商店。沃尔玛是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该公司2012年高达4,690亿美元的营收令亚马逊同期610亿美元的营收相形见绌。
然而,在互联网上,沃尔玛便处于落后地位。虽然沃尔玛在其财务数据中提供其美国在线销售情况的具体分类数据,但沃尔玛电子商务部门负责人尼尔·阿什(Neil Ashe)最近表示,该公司计划将2013年电子商务营收提高到90亿美元,相当于该公司总营收的2%。
现在,鉴于沃尔玛的实体零售业务仍然生意兴隆,在线销售额可能还无足轻重,但五年之后就会有重大影响,市场研究公司尼尔森的专家如是表示。
据尼尔森预计,到2017年,电子商务将比零售业其他任何细分领域拥有更大的增长空间,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沃尔玛开创的那种超级购物中心排在第二,其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大约只有在线购物的一半。
沃尔玛正在在线零售方面竭力追赶,效仿亚马逊的一些最成功策略。
他们正在尝试提供储物柜服务——这是亚马逊的标志性服务之一,让购物者可以在网上订购商品,然后到实体店取货。这对于沃尔玛的顾客群而言至关重要,因为其四分之一的顾客据说并不使用借记卡或信用卡,甚至没有银行账户。
他们正在试行提供“当天送达”服务,甚至比亚马逊更进了一步:试图把包裹投递任务众包给部分顾客。他们正在投资于互联网技术,以提高沃尔玛网站的外观及易用性。
为了在网络销售领域获胜,沃尔玛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呢?尼尔森负责消费者和购物调查的高级副总裁托德·黑尔(Todd Hale)对此有一个答案,“电子商务目前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1%,但经包装消费品——食品、杂货、日常用品——的销售额年均增长率大约是高两位数——将近20%,”黑尔说,“这是沃尔玛必须争夺的领域:易腐商品(主要是易腐食品)。他们需要在这个领域建立相应的基础设施。”
如今的沃尔玛还没有为自己在网上销售水果和蔬菜做好准备。当天送达服务目前还只是在少数几个州试点。其网上食品杂货零售业务的核心——沃尔玛即时快递服务(Walmart To Go Delivery)仍处于试行阶段。
黑尔认为,沃尔玛在推出其消费品送货服务的同时,应该着眼于规模较小的区域性网络零售公司,比如FreshDirect和PeaPod。而且他把这家超市巨头的网站看作为未来在诸如尿布等非易腐商品销售方面稳操胜券的消费目的地之选——只要其基础设施能够让消费者设定定期送货服务(这项服务在婴幼儿用品在线销售网站Diapers.com上颇受欢迎)。
亚马逊早已领先一步,其“亚马逊新鲜当天送达服务”目前只在西雅图地区向顾客提供,但很快将会向加州扩展。黑尔说:“亚马逊已经在进行递送易腐商品的基础设施建设。食品杂货将成为电商争霸战中备受关注的重要战场。”
坎塔研究公司(Kantar Research)零售研究副总裁安妮·兹博斯基(Anne Zybowski)在一定程度上认同上述看法,但她告诫说,沃尔玛必须确保其网站销售的商品种类延伸到食品杂货的范围之外。
“不能一次扩展一款商品,而是看谁能赢得顾客购买整篮或整个购物车的消费品,”她说, “消费者购物篮中的一大块是食品杂货,但也有其他商品,比如健康和美容护理用品。”
兹博斯基补充说,沃尔玛近几个月以来在互联网零售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不仅改进了其网站的用户界面,而且也让那些可能其实不想在网上付钱的顾客更便于购物。
“他们已提高了库存可见性——客户可以通过查看沃尔玛网站,来确保一款商品是否有现货,然后他们就可以前往附近的沃尔玛商店购买,”她说,“现在的挑战是,要让人们把沃尔玛视为一家在线上和线下都领先的低价零售商。”
晨星消费品行业股票研究总监霍托维(R.J. Hottovy)并不确信支撑沃尔玛互联网零售业绩增长的是不是其基础设施,但其庞大而且不断扩大的实体零售门店网络(目前在美国有4,000家门店,而且还在不断扩张)显然发挥了优势。
霍托维说:“沃尔玛在互联网零售业务方面做得还不错,但亚马逊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他们可以削弱竞争对手的许多商品价格。由于没有实体门店及相关费用,他们可以把在这方面节省下来的钱通过降低商品价格来直接转给消费者。”
霍托维补充说,要想在这场互联网零售巨头争霸战中赢得胜利,沃尔玛必须做的事情远不止基础设施投资。他们必须有很好的理由来吸引那些忠于亚马逊的顾客。他说:“亚马逊已完美解决了价格、便利,销售问题,而且提供良好的客户服务。这些方面的完美组合的确威力强大。”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