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美滋滋地穿上新买来的皮鞋,卖的人说:这鞋透气好,治疗汗脚,又是军队特供,部队发剩下拿出来卖的。况且人家都穿着军装,解放军总不会骗人吧!可不一会儿,脚就烤得受不了,再看一下鞋子,只走了几步,早已变了形。就是这样,老王仍不愿相信被“军人”骗了。就在老王还蒙在鼓里的时候,几名警察突然来到了他的面前。 原来,民警通过特情了解到,近几天,镇内突然来了几个穿军装的人,到处推销一种没有任何标志,只印着“特供”两字的皮鞋。于是,就向所领导进行了汇报,所领导听到汇报后非常重视,指示民警一定要查清是怎么回事。此后,民警就在街上秘密地转了两三天,但也未见到这伙人的踪影。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就在老王正穿着皮鞋纳闷的时候民警找到了他,经询问老王民警得知,卖鞋人刚从这离开,于是警车就顺着老王指的方向绝尘而去。 警察对质“假武警” 紧追了十余里,警车拦下了一辆黑色出租车,面对着从天而降的民警,车上的两名“武警”立刻变得目瞪口呆。民警要求其出示证件,二人只好如实说了身份:农民。利索的搜身带离,民警得胜而归。可是,侦查的困难还在后面。嫌疑人黄某兄弟只承认没有营业执照,对于穿军装也只是为了好玩。狡猾的嫌疑人百般抵赖,民警决定从外围下手。于是,警方兵分两路,一面加强对嫌疑人和出租车司机的询问力度,一面下去寻找受害人。 根据出租车司机李某提供的情况警方得知,与黄某兄弟一伙的还有两个人。按图索骥,民警又顺利地将另两名嫌疑人王某、洪某抓获。寻找受害人的一路民警也收获不小,证言被不断地提供上来。面对证据,四名嫌疑人不得不低头认罪。 兄弟拉人“入伍” 原来,黄某等四人均是辽宁鞍山某地的农民,2006年黄大从同乡处学来了冒充军人卖鞋的伎俩,转而自己招揽人干了起来。2008年农历四月十五,黄大叫上亲弟弟黄二,还有同村的洪某、王某到鞍山街里的一家军人服务社买了四套武警军装,穿上军装,再戴上了大红的士官衔,梳梳头喷点发胶,嘿!打扮一下,还真有那么点意思。之后,黄二又联系上一名要好的同学,黄二的这个同学专门搞一些残次商品,于是,黄二就从同学那里进了些印有“特供”字样的皮鞋。说是“皮鞋”,其实,就是南方一些小鞋厂利用边角废料制成的残次品,还是革料,这些小厂为了迎合经销商的口味就根据进货人的要求再进行包装。于是,这些印有“特供”字样的皮鞋就新鲜出炉了。用黄二自己的话说,这“特供”鞋加上运费才16元不到,在大城市当然没有市场,要想挣大钱只有到乡下卖,当然,这样也不可能卖得出去,只有利用武警这个特殊的身份才能挣大钱。 “武警”卖鞋 计划出笼后,这四个人每到一地,就先找好旅店住下,之后再联系货发到当地,有时,甚至提前定好下一站,把货发过去。接到货后,四个人每天以两人为一组穿上军装,打当地的出租车,然后装上三五十双鞋沿着公路到乡下卖。他们遇见有人的地方就过去,说是当地武警部队的士兵,从部队里,通过关系弄来些配发剩下的“特供”鞋,想换点钱花,然后再加上些天南海北的神吹,什么治汗脚,有益健康了,什么冬暖夏凉之类的神话,由于有这身军服和鞋盒上“特供”两字的神奇说服力,老百姓纷纷慷慨解囊。于是,价值16元的“特供”鞋,以50元、80元、100元的价钱下乡了。短短的三天时间,黄某四人在敖汉地区就卖出15件300余双皮鞋,净利润达到10000余元。 据黄二供述,为防止出事,该团伙从不在一地停留超过十天。这次出来,他们经过辽宁省建平县、喀喇沁旗、左旗、宁城县和敖汉旗,每一地都是只卖20件左右。就是这样,身上的军装和“特供”鞋还是在短短的一个多月中,为他们收进一万余元的利润! 接过民警递过来的鞋款,老王感激涕零,要知道他花了160元一下买了两双鞋,这160元是他捡破烂攒了半个月的辛苦钱,老王说:“本来以为军队的鞋一定耐穿,没想到,这些人竟是些假军人啊!” 6月19日,黄某四人因涉嫌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被敖汉警方刑事拘留。
来源:红山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