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重庆风中国范”的重庆服装产业研讨会

“重庆风中国范”的重庆服装产业研讨会

近来,彭丽媛的五套外交着装,引起了世人的关注。第一夫人民族服装品牌形象的代言,也必将带动中国的民族服装品牌的发展。日前,重庆服装设计师协会与渝报在长江汇当代艺术中心联合举办了名为“重庆风中国范”的重庆服装产业研讨会。

  近来,彭丽媛的五套外交着装,引起了世人的关注。第一夫人民族服装品牌形象的代言,也必将带动中国的民族服装品牌的发展。二十余年来,在艰苦的环境中,重庆本土孕育和保留下来的许多优秀的服装品牌。然而广大的市民却并未认知和了解。仿若在国内一题服装城市就是北京、上海、杭州、深圳。重庆服装如何发展壮大走红国内国际,成为关注的话题。日前,重庆服装设计师协会与渝报在长江汇当代艺术中心联合举办了名为“重庆风中国范”的重庆服装产业研讨会。


  出席此次研讨会的嘉宾有重庆市经信委领导赵刚、杨华强;重庆工业发展促进中心吴瑶;重庆创意产业办公室袁鉴;重庆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梁明玉;重庆服装设计师协会艺术顾问,四川美院教授牟群;金考拉董事长杨建明;重庆睿诚实业设计总监邓晓琴;新旺族服饰品牌推广总监鹏丽华;重庆树王服饰总监刘庆慧;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福崇;中鼎睿石控股公司副总刘世蓉;重庆纤检局书记王美华;重庆时尚发布中心总经理马兰杰,总监王科;重庆渝报总监汪小红;重庆渝报总编辑彭建洪;企业、政府、教育机构以及媒体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重庆本土服装产业的发展。


  此次会议围绕以下话题展开讨论:


  1、为什么众多国人喜欢国外服装品牌?国外品牌服装与国内品牌服装的差距在哪里?


  在谈到服装的工艺和用料时,金考拉的董事长杨建明先生和重庆睿诚实业设计总监邓晓琴女士一致认为许多国人存在着崇洋媚外的心理,缺乏对于本土服装品牌认知,国外大部分知名品牌的服装都是在中国加工的,无论是服装材料还是做工工艺均不逊色于国外品牌。


  重庆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梁明玉教授认为我们不忽视的是在创意和设计上做的确实很好,之于国外我们不但要学,还要不断地学,许多人不喜欢民族服装是因为我们过去犯下了许多错误,以至于连商场都不喜欢自己的品牌,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努力在拯救和弥补过去犯下的错误。


  2、在民族服装崛起的大势之下,重庆本土服装如何崛起?让重庆人喜欢自己的本土品牌?


  新旺族服饰品牌推广总监彭丽华女士认为渝派服装应该有自己的DNA,自己的个性、风格与气质。服装的业绩决定了话语权,作为品牌服装,要努力提高业绩,增强消费者的认知度,同时还应与媒体建立长久性的互动宣传和推广。


  重庆渝报总编辑彭建洪认为中国的服装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中国服装企业的发展需要正能量的推动,应将文化产业与服装产业融合,打造属于民族特色的品牌符号。中国服装行业发展的春天即将到来。重庆风格的打造,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需要企业自身的营销手段,也需要媒体的宣传推广。同时应该找出渝派服装与国外著名品牌服装在品牌推广、设计能力等方面的差距,不断学习提高。同时希望通过媒体的品牌发布,引导消费者认知品牌故事,品牌文化。


  重庆树王服饰总监刘庆慧女士认为让国人喜欢自己的民族服装,首先是服装设计师要对自己设计的服装有信心,以前树王的品牌是拿到国外注册,后来我们意识到这是对我们自己民族的服装没有足够的信心,所以当我们推出了适合80后消费的中低端服饰品牌《TR》时,我们是直接标榜重庆设计、重庆制造。


  重庆睿城实业总监邓晓琴女士认为作为设计师来说,首先要喜欢的自己设计的衣服,我一直穿的都是自己公司设计的衣服。同时希望重庆诸多本土服装品牌团结起来借助北京、上海等地的时装周来推广自身,发扬和扩大渝派服装品牌的影响力。


  重庆服装设计师协会艺术顾问牟群教授认为打造重庆风格的服装不仅包括休闲服装还包括工装,如梁明玉教授为石柱县设计的工装就非常具有重庆本土特色。


  重庆时尚发布中心总经理马兰杰认为,协会未来可以定期举办服装艺术盛典。如举办时装周,产品发布会,时装秀,品牌讨论会等以此来推出设计师、推出潮流服饰。企业、政府、媒体、专业机构四维联动,共推渝派的服装和设计师,增强国人对渝派服装品牌的认知。


  金考拉董事长杨建明先生认为政府应增强对企业的了解。


  重庆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梁明玉教授强调热爱本土品牌,不能一时激情。要让其真正的喜欢,需要做足自身。打造民族品牌,是专业化系统化的工程,不是有钱,头脑热,即兴搞,而没有持续性。


  重庆市经信委领导赵刚及杨华强表达了重庆市政府对重庆市服装行业发展的政策支持。赵刚先生认为在宣传和介绍重庆品牌时,要考虑到其持续性和永恒性。在宣传方式上,是以宣传设计师为主还是宣传品牌或是以有影响力进行宣传需要好好策划。在推广上,我们正准备在各大商场和网络建立重庆专区,将重庆本土的品牌销向全国,全世界;我们也正在考虑是否将补贴和奖励机制纳入到服装的销售上。在营销方面,要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做到以人为本。杨华强先生表示2013年9-10月份,将举办“重庆国际设计周”,希望今年由重庆服装设计师协会牵头,把“服装设计周”做好、做细、做精。打造成一个“服装产品、设计展示中心”高品质、高档次的纯设计展。展区可设置服装体验中心,同时把重庆旅游路线也延续到展示中心,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和认知重庆服装品牌。


  3、重庆服装如何更加专业化?


  重庆工业发展促进中心吴瑶女士说到现在国家和重庆市正在开展技能大师工作室申请项目,服装产业也可以多多关注,够资格可以去申请,国家和重庆市都有一定的财政补贴。


  重庆树王服饰总监刘庆慧认为,从事服装行业20多年来,从树王一步步发展壮大,近期过去由于对中国消费大市场的认知度不够,在扩大经营方面,出现过一些问题。服装是有地域差异的,在不了解各地方消费者的心理之前,切忌盲目的开展大规模的线路铺展。所以希望协会以后建立一个服装信息渠道,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行业资源。


  创意产业转型——推动重庆服装产业更加专业化


  重庆服装协会艺术顾问牟群教授认为服装企业应该向创意产业转型。英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服装形态和最知名的服装品牌。PANTLANT户外品牌公司,共有250余名设计师,分组负责各自旗下的服装品牌,服装的平面设计包装、动态走秀、舞台设计、广告宣传、视觉传媒等全部在本公司完成,而服装的加工和生产则是在第三世界国家,此种模式值得重庆服装品牌学习借鉴。创意产业就是整合资源,发展中不会造成资源浪费,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循环经济。重庆服装设计师协会现正在搭建服装项目“孵化器”,为企业、设计师提供人才、技术、政策、传媒、知识产权维护等一条龙服务。


  4、如何设计出更优秀的本土服装?


  深挖历史文化——树立本土特色


  金考拉董事长杨建明先生建议重庆服装设计师协会提供专业支撑,带领重庆服装企业,深度挖掘重庆传统文化,以设计为切入点,建立专业设计队伍培养平台,开发系列产品,弥补重庆自主创新设计能力的不足,解决本土服装特色不够明显的问题。


  校企合作——吸纳服装人才的重要途径


  新旺族服饰品牌总监彭丽华女士认为加强院企合作,增强服装品牌和院校的互动,吸纳人才,持续渐进的培养和储备未来品牌发展的人才队伍。


  重庆树王服饰总监刘庆慧女士认为四川美院服装设计系学生的立裁非常好,应增强校企合作,吸纳服装设计人才。


  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记鲁福崇教授提到2012年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和四川美院的学生参加CCTV的《创意星空》并获奖,国内许多知名的设计师都是从重庆的高校毕业的,这表明,重庆的服装设计很有实力,重庆服装教育很成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服装生产大国,市场占有率达60-70%,中国服装在生产和加工方面非常好,但是缺乏品牌的推广和创新意识。希望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服装设计人才,通过在企业、教育、媒体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恭候重庆服装行业春天的到来。

来源: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