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们开始认识到“卖布料也是卖文化”。
“西樵面料不是菜市场,我们只做精品店。”西樵镇副镇长关海权如此说。如今,在这片风景秀美、人杰地灵的土地上,西樵人唱响了一曲催人奋进的纺织强镇之歌。
风光
“在家里等着客户上门”
在西樵民乐村有一座有着上百年的历史的窦闸———民乐窦。村里面依然活跃着历代从事纺织行业的人们。在这条叫做“民乐墟”的古街道中,100多年前交易丝织品的老街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村里的老人们还能记得民乐丝织行业专门购买了一只“花尾渡”货轮,取名为“西樵合众绸艇”,带着装满丝织品的小艇,浩浩荡荡地开往广州,经广州向国外出口。这就是西樵历史上有名的水上丝绸之路。
当时,全国各大纺织聚集地竞相发力,但是西樵仍将这种盛况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千家厂,千家店,万台机,亿米布”的产销体系,让西樵迅速成为全国主要纺织品生产和销售基地之一。
这段时期,西樵人过着“在家里等着客户上门的日子”,一些同行纷纷以模仿西樵面料为荣。当时,虽然各地的布料市场逐渐兴起,但是本质上却都是“仿织”。不过,西樵有着数百年面料生产的人文基础,且临近港澳,“仿织”也总比他人早一步。模仿的门槛很低,西樵人不得不将一些好的面料锁在保险柜,以防被人偷偷剪去一块进行模仿。
转变
“家家争相推出新面料”
上世纪90年代之后,“仿织”已经成为历史,西樵的企业家们开始认识到“不突围,就只有死路一条。”
转变从1998年5月开始。西樵组建了当时全国第一家社会化纺织面料技术开发中心“西樵轻纺城布艺制版公司”。1999年底,西樵镇又投资1.2亿元,建成智能化布线的研发大楼“南方技术创新中心”。
“这是一个大觉醒的时代,国内外一些最先进的科研技术开始传入西樵。”佛山纺织行业协会会长陈树彬介绍,西樵的企业家们开始将眼光放得更远,一场以科技引领、带领行业突围的精品化战略革命打响了。2002年,西樵举行中国(西樵)国际纺织博览会,头一次将“数码纺织”的理念抛出。参展的布料老板们将生产的拿手货全部摆在显眼的展位,供客户挑选。这在当时成了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事件。
“2000年以后,家家争相推出新面料。”不少企业家们都说这是一个大觉醒的时代。一方面是企业家们的集体觉醒,一方面是政府部门的倾力扶持。西樵以实施“科技兴纺”战略为切入点,在国内率先探索建立一个创新平台、产业基地、交易市场、产业链条、区域品牌互相支撑、互相促进的纺织产业创新发展的模式。
{page_break}
寒流
“订单越多亏损就越多”
2008年的金融危机引发了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寒流。在西樵这个已经荣获面料名镇的品牌之都,也不得不面临新的困境:进入微利竞争时代,订单越多亏损就越多。
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在第十二届博鳌论坛上说“许多企业只会打价格战,弄得自相残杀,一地鸡毛。”这句话形象地阐述了当时全国纺织行业面临的困境。国外市场严重萎缩,内销市场一时又无法迅速打开,不少企业选择了薄利多销的战略,最终的结局是“大家都很受伤。”
“我们不敢不接单,因为跟客户的合作关系必须长期维持。但是又不敢多接单,因为开工带来的成本远远超过了销售带来的微薄利润。”陈树彬介绍,当时全国各地的纺织行业都面临着重新洗牌的压力。
“幸好西樵人有注重研发的传统,而且也多是自有资金,受到金融的冲击较少,让我们顺利地率先逆市飘红。”西樵企业家们依靠较敏锐的市场反应度,不断创新产品,成功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影。
创意
“卖布料同时
更是卖文化”
这几年,西樵人开始了精品化发展的战略。“布的款式、材料、功能千变万化,需要不断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关海权介绍,虽然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影,但是西樵面料依旧没有放弃走高端精品化战略的路子,“因为市场永远都在提出新的要求。”
“没有看到差距就是最大的差距,我们不能做‘井底之蛙’;没有看到危机就是最大的危机,我们不能做‘温水青蛙’。”多年来,西樵镇政府推动纺织企业家们把科研成果共享,集中政府财政投入,加强与高校的合作,成功走出西樵面料精品化的道路。
未来的发展,西樵最大的优势在哪里?“西樵面料不是菜市场,我们只做精品店。”西樵镇副镇长关海权如此说。“卖布料的同时我们更是在卖文化。”为应对国内外市场不断提高的新标准,关海权表示西樵面料的研发生产也将这种文化理念融入其中,将低碳、生态的岭南文化因子织入西樵面料品牌。如今,在这片风景秀美、人杰地灵的土地上,西樵人正唱响一曲催人奋进的纺织强镇之歌。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