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北省工业产品毛利率呈现“一低二降”特征 (一)工业产品毛利率较低,仅有三大行业产品毛利率超过30% 1至5月份全省工业产品毛利率为16%。39个大类行业中,烟草行业最赚钱,1至5月份产品毛利率为69.45%,居各行业之首;其他采矿业、有色金属采矿业分别居第2、3位,毛利率为33.33%和32.39%;毛利率在20--30%的有煤炭开采业、石油开采业、黑色金属矿开采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饮料制造业、木材加工业、家具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燃气生产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12个行业;毛利率在10--20%的有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纺织业、服装、皮革制造业、造纸业、印刷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建材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工业、电气机械制造、通信设备制造、工艺品制造、电力工业等19个行业;毛利率在0--10%的有化学纤维制造业、钢铁、有色冶金、废弃资源加工业等4个行业。 (二)工业产品毛利率下降幅度较大,居全国、中部省份位次后移 虽然湖北省工业产品毛利率略高于全国1.56个百分点,但居全国的位次下降,由上年同期的第12位下降到第15位,后移了3位。 与中部省份相比,湖北省工业产品毛利率仅比安徽、江西高,居第4位,而上年同期居第3位,后移了1位。 与上年同期相比,1至5月份全省工业产品毛利率同比下降2.69个百分点,而全国同期降幅仅为0.79个百分点,降幅居全国第5位。 与中部省份相比,湖北省工业产品毛利率下降幅度仅慢于江西省,降幅居第2位。 (三)主导产业毛利率下降幅度明显 油价倒挂导致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亏损,毛利率大幅下降。1至5月份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由上年同期盈利7.73亿元转为净亏损17.73亿元,且亏损额逐月增加。产品毛利率为负数,1至5月份为-8.22%,同比下降20.2个百分点,降幅居39个大类行业之首。 电力行业受煤炭涨价及雪灾偶然性因素等影响,利润大幅下降。1至5月份电力工业实现利润22.08亿元,同比下降49.8%,而上年同期利润增幅为38.5%。产品毛利率为14.79%,同比下降2.94个百分点。 冶金工业产品毛利率不仅低,而且降幅大。 1至5月份钢铁工业产品毛利率为9.31%,低于全省工业6.69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1.75个百分点。有色冶金工业产品毛利率为6.5%,低于全省工业9.5个百分点,同比下降2.69个百分点。 汽车工业产品毛利率略高于全省工业,但也呈下降态势。1至5月份汽车工业产品毛利率为16.98%,高于全省工业0.9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0.32个百分点。 二、导致湖北省工业产品毛利率“一低二降”的原因透视 (一)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涨幅较快,企业营业成本居高不落,挤压了盈利空间 湖北省缺煤少油乏气,是全国第四大能源调入省份,维持经济发展的两大“血液”――油和煤的储量少,能源自给率不足三分之一。今年以来,湖北省工业原材料能源价格较快上涨,尤其是国际油价在今年初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后,不断飙涨,目前纽约、伦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运行在每桶140美元高位。1至5月份湖北省原材料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1.3%,而同期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8%,两者价格涨幅相差4.5个百分点。39个大类行业,绝大多数行业产品出厂价格与原材料购进价格倒挂。 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已遍布整个工业领域,一方面增加了企业制造成本,另一方面运输成本显著提高,销售费用大幅增加。1至5月份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三项费用为396.83亿元,同比增长32.5%,其中营业费用为132.92亿元,增长34.2%;管理费用为197.77亿元,增长29.2%;财务费用为66.14亿元,增长39.4%。与1至2月份增幅相比,三项费用增幅加快3.1个百分点。 工业利润增幅无论是从环比看,还是从同比看,均呈回落态势。1至5月份全省工业实现利润263.67亿元,同比增长16.6%,增幅同比回落71.3个百分点,与1至2月份利润增幅相比,回落5.8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快速上升。1至5月份亏损企业数为1798家,亏损面为19.3%,亏损企业亏损额为49.01亿元,同比增长1.4倍,而上年同期下降40.9%。与1至2月份相比,亏损企业亏损额升幅上升62.3个百分点。 (二)拓展市场力度不够,影响了即期效益 工业产销“一高一低”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与全国、中部省份相比,湖北省工业发展速度呈平稳上行态势,但产销率偏低。1至5月份全省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增幅快于全国6.7个百分点,居全国第6位,与中部省份相比,工业增幅仅比安徽低0.9个百分点,居第2位。但从产销率看,总体水平偏低。1至5月份产销率为97.8%,与全国持平,仅居全国第12位。与中部省份相比,低于河南、湖南0.4个和1.1个百分点,与安徽并列第3位。 (三)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多,中小企业成长不足,经济效益提升的基础不牢 近6年来,湖北省新增企业不多。 2008年1至5月份全省企业单位数为9337家,居全国第12位。与中部省份相比,企业单位数少于河南、湖南,紧跟湖北省之后的安徽也只比湖北省少7.4%。与2002年相比,湖北省企业单位数增长47.9%,增幅低于全国35.2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7位。在中部省份中,企业数增幅慢于安徽、江西、湖南,而同期安徽、江西、湖南企业单位数分别增长1.1倍、80%和84.1%。 (四)从紧货币政策导致两项资金占用攀升,降低了企业盈利水平 今年内中国人民银行已5次上调准备金率,准备金率由年初的14.5%上调到17.5%的历史高位。按年初金融机构存款1.12万亿计算,则冻结银行资金336亿元。工业资金紧张导致两项资金占用增多,财务结算不够通畅。1至5月份全省工业应收账款净额和产成品共计1459.01亿元,同比增长20.3%,增幅比1至2月份增幅加快2.9个百分点。其中应收账款净额为907.04亿元,增长17.6%,增幅加快1.3个百分点;产成品为551.97亿元,增长24.8%,增幅加快5.3个百分点。 三、提高湖北省工业产品毛利率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价格宏观监控,夯实经济效益基础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价格管理职能是一种服务型管理。在资源性商品价格持续上涨时期,政府应关注受冲击较大的行业,给予必要的财政扶持、税收、信贷优惠等经济调控措施。要做好服务型管理,一是要建立起完善的规范价格的各种机制。政府管理部门应在规范现有的市场机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建立市场交易行为法规,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符合实际的、可操作的市场价格行为规则,制止经营者人为造成的各种价格的不规范行为,避免价格的大幅波动。二是要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相结合的方法加强价格监控。对市场上出现的价格垄断,价格倾销、价格欺诈等不规范的价格行为要运用建立起来的市场价格机制进行处罚。 (二)抓管理,降成本,实现工业集约增长,增加工业弹性效益 如果说生产和销售的增长是工业经济效益“刚性提高”的条件,那么加强管理,降低成本费用则是工业经济效益“弹性提高”的重要因素。工业企业成本费用过高,是极不利于获得较多的“弹性”效益的。长期以来,工业存在着成本费用过高,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提高。在社会平均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成本费用降低本身就会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弹性利润”。因此,督促企业强化内部的各项管理规范化和激励措施,严格管理压缩和降低各种消耗及费用,以最大限度地扩大企业的增收空间,切实树立在市场竞争中过紧日子的思想,把节能降耗、降费用、降成本作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主攻方向和主要措施抓好、抓扎实。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实施“清洁生产”。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降低工业对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强度、注重能量梯级利用、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水资源重复利用,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构建能源循环利用的节能型企业,真正达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三)推进集群发展,提升工业综合竞争力 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是当今国际上最主要的产业组织形式,也是湖北省工业发展壮大、提高竞争力最重要的途径。以优势骨干企业为龙头,以产业链为纽带,以重大项目为依托,打破条块分割和企业、地域界限,加强社会化、专业化协作与配套,实现跨部门、跨地区联合,形成以资产为纽带的新型
来源:湖北省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