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球最大的运动品牌Nike要求中国一些制鞋化工企业(如万邦、丰泰)把生产基地迁往印度;Clacks、Reebok、K-Swiss、Bakers等国际鞋业巨头也纷纷增加越南、印尼的生产线;国内也有100多家鞋厂转战东南亚市场。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是不是世界鞋业生产基地正在向东南亚转移?是不是中国鞋业正在丧失竞争优势?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一些业内专家。 依然一枝独秀 据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鞋业分会秘书长王颖介绍,目前世界制鞋大国主要集中在亚洲的中国、印度、越南、印尼和泰国,欧洲的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南美洲的巴西。全球有各种制鞋企业5—6万家,制鞋业从业人员接近1000万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产鞋国,2007年生产各种鞋超过100亿双,占全球产量的2/3。印度是第二大鞋类生产国,年产20亿双左右。巴西是第三大产鞋国,年产7亿双左右。越南年产6亿双左右,居第四位。意大利为2亿双,西班牙和葡萄牙各1亿双左右。 中国还是全球最大的鞋出口国,2007年共出口各类鞋88亿双,出口总值253亿美元,出口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60%以上。 在欧盟市场,中国鞋的市场份额占39.9%,越南鞋占15.4%,罗马尼亚鞋占10.5%,印度鞋占6.3%,印尼鞋占4.5%。 在俄罗斯,中国鞋的市场份额占69.9%,意大利占8.5%,越南占3.6%,德国占2.4%,乌克兰占1.5%。 在日本,中国鞋的市场份额占70.2%,意大利占8.8%,越南占4.2%,印尼占3.1%,柬埔寨占2.7%。 在美国,中国鞋的市场份额占72.5%,意大利占5.8%,越南占5%,巴西占4.7%,印尼占2.5%。 “在中国,每天可生产2万双鞋的企业有几百家,能生产1万双鞋的企业有上千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鞋类出口大国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如果中国停止鞋类出口,没有第二个国家可以替代。”王颖说。 犹存竞争优势 “随着劳动力工资、土地、环保成本不断上升和人民币汇率、退税、加工贸易等政策环境趋紧,2007年珠三角部分鞋企确实外迁了,其中25%左右迁入越南、印度等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近期还有不少鞋企老板奔走于越南、印尼、印度、孟加拉、柬埔寨等地,但是多数老板显得很无奈和无助,因为东南亚并非人们想象中的低成本的天堂。”亚洲鞋业协会秘书长李鹏感慨地说。 劳动成本也在上升。据亚洲鞋业协会最新调查,目前越南劳工成本为3.14美元/日,略低于印度的3.5美元/天和中国东莞的5美元/天。但是越南工资每年以15%的速度不断增长,2006年越南政府已把全国外资工厂最低工资标准提高25%,2007年又在此基础上提高12%,今年1月河内地区再提薪13%。泰国最低工资标准为每天200铢,约45元人民币,跟中国相当,但泰国的外企反映,“泰国工人干活很慢,一个中国工人顶两三个泰国工人”。 罢工不断。李鹏说,“印度、孟加拉国、越南、印尼、柬埔寨工人很多是宗教信徒,对生产制造有一定的干扰”;“越南人多“重视家庭生活,不愿意加班,多给钱也不干”。更为严重的是罢工。越南法律明文规定,除非导致公共危机,否则任何人都无权出面阻止罢工。越南在2006年发生了150余起罢工,约16万人参与;2007年罢工事件已高达541起,约有35万人参与,涉及24个省市。今年来,越南南部工人罢工事件不断,已经发生数10起,并呈上升趋势。1月8日在胡志明市新顺出口加工区就连续发生3起工人罢工事件;1月16日一天内就有韩国公司、澳大利亚公司、2家日本公司和1家越南公司发生工人罢工事件。而最近一起大规模的罢工事件发生在耐克公司的一家制鞋工厂,至少有1.5万人参加了罢工,以表达对越南国内不断飞涨的物价不满。 产业配套能力落后。华坚鞋业集团总裁张华荣说,在东莞开一个制鞋工厂,用不了一个星期就可以完成制鞋设备、原材料以及工人的准备工作,中低端的原材料100%可以在东莞买到。而在印度和越南建一个制鞋厂,要准备上千万美元资金,多数投入到配套产业设施中。2004年,华坚在越南建起了两条生产线,平均工资只有中国的3/5,但是产业配套不方便,所需原材料和配件都得从东莞运过去。 并非高枕无忧 正在中国考察的美国鞋业经销商与零售商协会主席彼特·麦杰尼说,韩国制鞋业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快速成长,80年代成长为第三大出口产业,1990年出口创下43亿美元的最高纪录。80年代末,世界鞋业知名品牌开始转移到其他国家进行生产,韩国醒悟时,制鞋业走向衰落已经不可逆转。2002年,出口降至5.8亿美元,从业人员较1990年减少80%。 导致韩国制鞋业衰退的直接原因是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涨,根本原因是韩国从70年代开始过分依赖贴牌生产(OEM)以及长期忽视自我品牌创立、海外促销能力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从1962年出口第一批鞋制品后的几十年,韩国没有成功创立一个知名品牌,也没有成立一家专门的促销公司。到80年代中后期,创立了几个牌子试图打入美国市场,但为时已晚。中国鞋企应充分汲取韩国鞋业的教训,加快转变经营模式。 中国鞋企迫切需要三次转型 首先是从外销到内销的转型。中国有13亿人口,是最大的鞋类消费国,也是消费增长潜力最大的市场。内销订单价格及品质相对于外销来说要容易得多,风险也在缩小,在管理资金运作方面也占有优势。在外部环境趋紧的情况下,鞋企应当往内地市场努力发展,从扩大内销市场中改变被行业洗牌淘汰出局的命运。其次是从手脚经济向总部经济转型。即“身首异处,将头脑留在东部,身体转移到中西部”。就是借助中西部众多地区在招商引资方面提供的优惠条件,将鞋厂内迁到内地各工业园区,从而解决因人力、资金等多重因素制约造成的企业生存压力,让企业从“死亡”边缘回生,延长或创造新的生存空间。但是,研发设计、营销网络、客户资源、售后服务等高端环节继续留在沿海总部基地。 最后是从原料商向品牌商转型。市场旺盛时,鞋企们并没有完整的履行社会对鞋业的各项分工,只是承担了最基本的产品供应功能。至于渠道发展、品牌塑造、营销扶持、售后服务等诸多功能,大多数鞋企都转交给代理商。现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后进品牌虎视眈眈,渠道商们的议价能力越来越强,稍有不慎市场就可能功亏一篑,鞋企们必须加快转型,组建市场服务团队并派驻各地市场提供贴身服务,投放足够的广告以塑造品牌,完善代理商区域经营管理机制以面对严峻的市场发展计划,可行性的区域扶持措施,兼顾全局与局部的品牌增值战略等一条龙服务,履行一个成熟的市场营运商的种种功能。
来源:中国企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