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奢侈品协会最新报告显示,2013年1月20日至2月20日,中国内地奢侈品消费总额为8.3亿美元,比2012年春节期间销售下跌近53%,中国奢侈品市场销售已经明显放缓。
近几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走高,在金融危机中表现强势,奢侈品热潮快速掀起。这一系列现象都导致了国人的误读,强烈消费信心支持下的非理性消费之风也逐渐增长。但从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面临着一定的下行压力,整体经济预期的走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居民消费信心,这正是奢侈品消费降温的原因之一。
此外,奢侈品消费以中高等收入人群为主要市场对象,但这些有限的群体经不起后续长期的市场扩张。巨大的税收价差更是让国内市场急遽流失,奢侈品消费向海外发展的迹象日渐明显。
然而,为奢侈品消费市场带来最沉重打击的却是去年年底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一系列新出台的政策都以反腐为主要目标,有效抑制了公款消费和铺张浪费。公款消费的“虚火”降了下去,占据大量市场份额的畸形消费也就得以降了温。这对于国内消费结构的转型而言无疑是一次重要的契机,原本被热炒的中国奢侈品市场因为政策效应被挤干了“水分”,而去掉份额高达72%的礼品市场以后剩余的实际消费力也就一目了然了。
对于中国而言,奢侈品市场的降温事小,却重在其中所寓言着的未来可见的国内消费市场的巨大转变。国人消费心理的转变和市场结构性的转型正在凭借这一契机迅速发展,这正是走向理性消费时代必经的历程,即从追求奢侈品消费到注重质量与服务的可持续性消费。
原本被国内外普遍看好并认为“还能热上好几年”的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在这场大范围的洗牌中受到了不小的创伤。但回头看来,国内奢侈品市场脱去光鲜的外衣也只是时间问题,没有固定广泛消费群体支撑的市场是无法长远发展的。在消费泡沫的破碎的过程中,政策只是起了催化剂的作用,并没有改变最终的结局。却及时敲醒了在“虚高”的消费指数下做着繁华梦的国人和商家。
理性消费是奢侈品消费降温后带来的直接思考,也是可预见的中国消费市场的光明之路。这要求整个国内奢侈品市场抓住这次消费观念改变,消费结构转型的契机,倡导适度和可持续消费。同时,培育自主品牌,把目光转向中等收入人群为主力消费人群,积极扩大大众消费,而不是倚重公款消费和高收入人群消费,并且还要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要迎来理性消费时代对于中国而言尚且任重道远,但奢侈之风的消减就是迈出了第一步,我们且抱着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这次寓言将带来的转变。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