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部分地区出口埃及纺织面料连续查验出面料布面、内外包装上的标识标签内容与货物实际信息不符现象。其中因纤维成分标识以及布面上布头与布边的烫金信息与实际不符而被判定不合格已成为出口埃及面料中存在的两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出口纺织面料企业出现标识不合格集中体现在以下两种情况:第一,标识上标注的纤维含量与实际含量偏差超标,例如:标签上成分80%涤纶20%粘胶,而实际成分检测粘胶只有10%左右甚至不到。第二,标签上标注的数量与布面烫金上显示的数量不一致,标识与标签所反映的货物信息错位严重,例如:标签上标注的是“32Meters”,而烫金上却是“50Meters”字样,但标签上的数量与实际货物是一致的。
据了解,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该批面料大部分数量以50米定长成卷,小部分为50米以下乱码打卷,但企业为了方便起见,布面烫金上一律印上“50METERS”。不曾想,此种做法造成了严重的数重量短缺和标识标签不符,客观上是一种欺诈行为。
纤维成分及含量是标志服装品质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消费者购买服装的主要关注点。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都已制订详细的技术法规,对服装的纤维成分标注作了明确规定。为此,检验检疫部门提醒出口服装生产企业,在面料纤维成分及含量方面,一是要把好面料采购关,选择可靠供方,必要时可进行技术验证。二是对客户提供的面料,要搞清成分,看是否与成分标签一致。三是对易发生纤维成分及含量误差超标的多组分混纺产品,可先委托检验检疫部门检测,再根据检测结果制订成分标签。
出现较高比例的不相符情况,与服装生产企业对面料内在质量不够重视有关。有些企业使用的面料是由客户提供的,企业对面料的成分不关心;有些些企业在市场上采购面料,只注重外观质量,忽视内在品质,缺乏验证手段;有些企业对纤维种类不了解,常常弄错纤维名称。
标识标签是货物内在信息的反映。检验检疫部门提醒出口纺织面料企业,无论是标识标签上或者布面烫金内容上,所有有关面料的信息都必须与实际一致。对于某些客户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出口企业应做好解释工作;同时出口企业应加强对出口埃及产品相关法规要求的学习与理解,合法经营。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