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下雨,我就穿着这个塑料鞋当雨鞋了,但没想到脚趾缝里却老是脱皮,有时还痒。”近日,在某医院皮肤科门诊,经常能碰到这样的患者,而且以年轻女性为主。
该科主任医师宋坪表示,夏天本身就是足部疾病的暴发季,再加上近日阴雨绵绵,更容易让细菌肆虐。“这两天,因为穿塑料凉鞋蹚水而造成脚气的患者有所增加。提醒大家,不要穿着潮湿的鞋子和拖鞋外出,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细菌。”
廉价凉鞋 成脚病幕后黑手
近些年流行的“洞洞鞋”、“水晶鞋”在地摊上随处可见,这些鞋子大多还散发出一股刺鼻的塑料气味。但因为穿着方便,而且能够蹚水,所以也受到很多年轻女性的青睐。
“我经常在下雨的时候穿,结果一直湿着、闷着,脚上起了一大片疹子,又痒又疼,好像是过敏……”在皮肤科诊室外面,记者看到,李女士的脚后跟已经脱皮,脚趾缝里也是同样情况。
宋主任解释说,用劣质塑料或橡胶制成的凉鞋因其化学成分不稳定,再加上塑料透气性差,容易刺激皮肤,引起接触性皮炎、足癣、过敏等足部疾病。在雨水多的时候,老穿着更是容易致病。
此外,记者了解到,很多合成材料制造的鞋里含有不稳定的挥发性有机物,如苯系物,遇体温体热后更易挥发出来被皮肤吸收,达到一定蓄积量的化合物后就易致病。这类由鞋、袜中的化学物质导致脚病的情况近年极为常见,尤其塑料拖鞋致病多见。如长久不愈,还可能伴发真菌感染。
雨水多环境潮湿 受真菌“待见”
宋主任介绍,夏季是皮肤科的旺季,其中脚气病是最多发的。“脚气的发病与环境密切相关。温暖潮湿的环境有利于真菌的生长繁殖,并诱发脚气症状。真菌可通过浴室、泳池边的地板、毛巾、公用拖鞋等途径进行传播。由于脚气是由真菌引起的,而对于真菌的生长,湿度比温度更重要,因此在潮湿的地方更容易诱发脚气。”
而今年雨水偏多,本周更是连下三四天,自然也就受到了真菌“待见”,更是疯狂孳生了。
脚气是一种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如果不治疗,除了明显影响人的生活质量外,还会逐渐蔓延扩大,传染到自身的其他部位,引发身体其他部位的真菌感染,如手癣、体股癣、甲癣等。脚气还可引起一些较严重的并发症,如足癣继发细菌感染、足癣湿疹化、丹毒或蜂窝织炎等。
给您支招
宋主任建议,要养成每天认真洗脚的习惯,搓洗脚趾间隙处。保持双脚干燥,有些人养成了洗完澡不爱擦干脚的习惯,脚常是湿的。脚长期处于潮湿的状态,最容易招来真菌,很容易得脚气。
其次,选择透气性好的鞋袜,推荐含棉成分高的袜子,要穿干净、干爽、透气性强的鞋,不要穿着潮湿鞋和拖鞋外出,其中蕴含有大量的有害细菌。
此外,宋主任还强调,一旦脚部出现感染等症状,就要尽量减少浸泡,不要耽误病情,尽快来医院就诊。
提个醒儿
穿着行走超过1小时就应该休息一下了,所以旅游的时候千万不要穿人字拖。另外要注意的是,人字拖与运动鞋一样,穿3-4个月就应该更换了,如果塑料鞋鞋底出现磨损和歪斜的情况就一定要及时更换。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