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温岭泽国出口鞋企面临“冰火两重天”

温岭泽国出口鞋企面临“冰火两重天”

温岭泽国出口鞋企面临“冰火两重天”,延续了去年的不景气,国际形势不明朗,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不断刷新,对于许多出口企业来说,今年不太好过。而泽国出口鞋企却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现象:一些企业上半年产值增长了20%~30%,有的甚至增长一倍;与此同时,不少企业的产值则出现了下滑。

  延续了去年的不景气,国际形势不明朗,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不断刷新,对于许多出口企业来说,今年不太好过。


  而泽国出口企却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现象:一些企业上半年产值增长了20%~30%,有的甚至增长一倍;与此同时,不少企业的产值则出现了下滑。


  用工成本、汇率上升 不少企业艰难度日


  “今年形势不好,我们上半年产值下降了20%多。”一位上半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的企业负责人林先生告诉记者,他们生产的鞋子大多销往中东市场,今年上半年订单少了。


  今年,不少生产中低端出口鞋的订单少了。这些鞋企生产的鞋子售价为几十元人民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原本靠低价竞争获取订单的方法有些行不通了。


  “如今用工成本不断上升,而售价一直上不去,我们的成本优势就没有了。”另一家鞋企的负责人陈先生分析,今年,每家鞋厂的普工工资提高了10%以上,而国际市场需求少了,“僧多粥少”背景下的竞价,订单价格就上不去。因此,企业不仅订单少了,而且利润也在不断缩水。


  其实,汇率的上升也成了不少出口鞋企利润不断缩水的重要因素。陈先生以自己的企业为例,今年1月初接的100万美元订单,当时可以兑换629万元人民币,而到5月底却只能兑换618.2万元人民币,这中间的10.8万元利润随着人民币的升值而蒸发了。国际市场需求下降、订单下滑、生产成本提高以及人民币的升值等因素,都影响了出口鞋企的生存。


  瞄准市场勤“铺网” 另辟蹊径拓空间


  虽然大环境不佳,但不少企业却另辟蹊径,使得上半年的产值不降反升。


  在荣时集团的鞋类生产车间,踩鞋帮、粘鞋底、包装等生产线上,一派忙碌景象。集团负责人陈荣高介绍,订单不是他们担心的问题。早在2011年9月,陈荣高便在广东增设了开发部,每年投入三四百万元,派驻了企业的精英,负责部分产品的开发和销售。原来,几年前在考察时,陈荣高发现广东不仅有着最新的鞋包类资讯、丰富的客户资源,而且企业设计人员能和客户面对面进行沟通,减少了中间环节,对客户更改鞋样等问题总能第一时间进行反馈。这不仅提高了效率,还提升了客户对产品的满意度。今年,凭借研发部的优势,荣时集团上半年鞋类出口产值增长了20%以上。


  而对于姜正初来说,直接在当地设立门店,批发鞋子似乎更能占到先机。早在几年前,姜正初进军非洲市场,同时直接租用仓库进行批发。对他来说,非洲国家货币的贬值加上人民币的升值是最大的挑战。但几年下来,随着对非洲市场了解的不断深入,企业不断开发设计出适销的新鞋样,并及时处理库存。今年,他的鞋企和外贸生意也是做得有声有色。


  泽国还有不少企业在提升鞋子质量上下功夫,如中和鞋企经过了几年产品质量的提升,将每双鞋子的出厂价提高至七八十元后,订单依旧应接不暇。


  踏踏实实谋转型 迎难而上稳提升


  如果说研发中心南下、开发非洲市场只是个别企业的“独家秘诀”,那么像正标鞋业等许多踏踏实实做好管理、提升产品质量、逐步进行转型升级的鞋企,则让人看到泽国企业直面困境、迎难而上的决心。


  “我们企业每年都以20%~30%的涨幅平稳增长,这是企业几年来稳扎稳打的结果。”正标鞋业的夏念伍说道。


  在夏念伍看来,温岭的鞋子给多数客户的印象是价格低、档次低,于是他们从2006年创立之初便一直努力改变客户对温岭鞋企的这种刻板印象。和许多企业不同,从创业伊始,夏念伍便着手让企业边运作边转型,通过完善操作流程、改变固有的管理模式、做好流程管理、聘用国际一线的设计师,他将管理、质量进行了提升。渐渐地,产品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如今老客户的一款鞋样订单能达到二三十万双,一些来自欧洲国家的客户更是认准了正标的鞋子。


  几年来的逐步转型,让正标鞋业尝到了甜头。

来源:中国鞋网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