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条亚洲鞋业协会发布的调查再次引起各方关注,结果显示,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随着“中国制造”成本节节攀升,目前东南亚鞋业已抢走中国30%的订单。
近几年,我国传统制造业普遍遭遇外贸“寒冬”,国内制鞋产业也不例外,受逐渐丧失劳动力比较优势、人民币不断升值、国际经济不景气等多重因素影响,来自国外的订单量出现缩减或波动,鞋企生存遭遇困境。
“如果仅就订单而言,中国制鞋业正向后订单时代过渡。” 近日在安徽省宿州举办的制鞋产业论坛上,欧洲鞋业联盟副主席、意大利北部鞋业协会主席马西姆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形容中国制鞋业所处的现状。
“车轮上的产业”
在宿州制鞋产业基地,百丽鞋业有限公司的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地赶订单,已经连续几周如此忙碌。在宿州,这样的制鞋类企业有几十家,在岗工人数万人。
由于成本在不断增加,中国制鞋中心从东南沿海地区向内陆和东南亚双向迁移,且速度在加快,安徽宿州因地缘优势,成为承接这轮转移潮的第一站。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众多鞋业汇聚宿州,不仅改变了中国制鞋产业的空间格局,也在潜移默化地印证着这轮产业转移中的内在规律。
“这是一个车轮上的产业。”马西姆说,自18世纪制鞋产业在英国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以来,这个产业就处于不断转移的态势。
以欧美鞋企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鞋企通过设计、质量和品牌优势占据全球产业链的高端,主导着全球鞋业的发展趋势和潮流,除了保留少量高端产能外,其主要专注于品牌运营、产品研发设计、销售渠道管理等,将生产等利润率较低的环节大部分外包。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依靠制造成本优势主要从事中低档鞋的设计生产,或以OEM方式为主为欧美知名品牌鞋企进行加工,产品附加值低,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位置。
相对于其他国家,虽然订单在减少,但中国制鞋业具有明显的综合竞争优势,制鞋大国的地位短期内难以取代。
广东省一部分制鞋企业近年向外转移,包括转移到宿州,仅从数量上看,制鞋生产线因转移而减少,但并不影响广东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制鞋业基地,一方面因为广东制鞋产业拥有规模大、集群效应显著、生产要素配套完善等优势,这一优势不会因为一两个企业转移而改变。另一方面,广东是众多鞋企的研发和销售大本营的现状短期内不会改变。
{page_break}
广东省皮具箱包流通协会会长高钦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广东的皮具、箱包以及制鞋都是非常成熟的产业,但随着科技革新、市场供需、资源配置等多重现实因素的影响,这些驾轻就熟的产业正面临着如何转型升级、如何谋求更长远发展的考验。
承接地的“算盘”
宿州能从众多承接地中脱颖而出,除地缘因素外,为承接制鞋产业也是做足了功课的。
“促成鞋类等产业转移到宿州的决定因素主要在两点,一是追逐熟练的工人;二是中西部区位和软硬件环境的改变。” 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冬云说,“用工难”是促使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大量农民工外出打工意向调查显示,60%的打工者愿意选择就近、就地就业,宿州市有劳动力资源340万,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超过130万,且价格较为低廉,具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和皖江城市相比,无民工荒之担忧。
此外,人脉优势也是众多鞋类企业选中宿州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在长三角、珠三角的宿州籍企业家家乡观念很强,他们在上述地区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时,积极提供项目信息,帮助推介宿州。
“产业转移只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发展,只有在转移的过程中实现转型、变革和升级,企业才能获得新生。”百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宋晓武说。
如何帮助企业实现边转移边升级?张冬云介绍说,宿州采取的措施是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制鞋骨干企业,与省内外有关大专院校和制鞋科研院所联合,建立鞋业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另外,集中力量为制鞋企业定向或订单培训制鞋产业工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而在环境营造方面,宿州市已参照制鞋产业城项目规划建设了宿马经济区、商新技术园区、家居产业城、文化产业园、职教园区、服装产业城6个产业城项目,形成“1?穴主城区?雪+7(产业城)”的城市新格局。
目前,宿州“中国现代制鞋产业城”累计签约项目98个,协议总投资281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450亿元、税收35亿元,吸纳10万多人就业。“计划用5-10年时间,建设20平方公里鞋业生产工业园区,全力打造集加工制造、商贸物流、研发创意、教育培训、会展旅游五位一体的‘中国中部鞋都’。”张冬云说。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