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童装天地 > > 东莞暴热 三千鞋企面临中暑隐患

东莞暴热 三千鞋企面临中暑隐患

    大暑刚过,这个周末是东莞市今年所经历的最炎热的周末,高悬3天的高温黄色预警在26日已经升级为橙色预警。东莞有关卫生部门表示,东莞目前有6000多家企业申报了职业病危害项目,其中超过一半因防暑设施和管理不达标存在职业性中暑隐患,而去年9月,广东省劳动保障厅制定的高温津贴标准却仍然是一纸空文,基本没有人享受过此津贴。     商场方面,制冷产品也随着高温大热,据了解,七月下旬空调销量增加了5倍。     医院:门诊病人增三成以感冒、肠胃病人居多     近日,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防暑指南,提醒市民要加强防暑意识,特别是工厂车间、户外工人格外要多喝茶水,有条件的可以喝凉茶、吃西瓜等来消暑。因连日暑气袭人,东莞部分医院的门诊病人增加了将近3成,其中以感冒、肠胃病患者居多。     昨日,记者从康华、东华等东莞大型医院的门诊部了解到,暂未接到中暑病人,但门诊量却增加不少,病人多呈现感冒、肠胃病等症状。据东华医院门诊有关负责医生介绍,门诊病人增加了将近3成,其中儿科、内科的病人增多,特别是小孩子容易感冒发烧,另外大人也容易发生腹泻。而康华医院急诊主任郭玉珠介绍,到目前为止暂未接到过中暑的病人。他建议:“刚从北方省份来东莞的人,要注意多喝水,要尽快做好防暑措施,如果硬撑极容易中暑。”     尽可能地减少高温外出活动     据东莞市疾控中心有关专家介绍,上午10时至下午4时在烈日下行走,发生中暑几率是平时的10倍,特别老年人、孕妇、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尽可能地减少高温外出活动。同时,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最好根据气温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如有条件可喝含钾的茶水饮品消暑。     企业:高温津贴喊了一年仍是空谈     去年9月,广东省劳动保障厅等六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公布广东省高温津贴标准的通知》(下简称《通知》),规定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在岗人员每人每月可享150元。     去年9月11日,东莞市劳动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收到通知后将按程序起草实施方案以尽快执行”。然而,昨天记者获悉,近一年过去了,如何实施仍在研究中,高温津贴成了空谈。     基本没人真正领过高温津贴     记者从东莞有关卫生部门了解到,东莞目前有6000多家企业申报了职业病危害项目,其中超过一半因防暑设施和管理不达标,存在职业性中暑隐患,而高温热铸造车间、塑料加工厂的注塑车间、鞋厂的成型线和建筑工人、环卫工人等户外工种成为职业性中暑的高发区。     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劳动工资处相关负责人认为,广东省出台的这个《通知》是一个具备一定强制性的办法。     但连日来,记者在对多家企业、多名工人进行的调查中发现,虽然最近气温高企,工作环境也大多不尽如人意,但基本上没人真正领到过高温津贴。在石碣镇一家制衣厂,来自江西的新莞人小何说,“能按时拿到工资就不错了,哪里还想要高温津贴啊!”     东莞今年以来用工形势紧张,如何更好地保护劳动者权益,让新莞人能安心工作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工作。那么,去年说要“起草实施方案以尽快执行”,现在实施方案怎么样了,执行了没有呢?昨天记者获悉,实际上,从去年9月至今,东莞市劳动局尚未研究起草实施方案,因此,劳动部门也从未去督查过企业高温津贴的发放情况。     “省里的文件没有具体的操作方案,只说要发高温津贴,但哪些企业、哪些人要发都没有明确,通知的意见很难实施。”东莞市劳动局一名工作人员说。     律师:高温补贴难落实有原因     对于劳动局的这种做法,广东铭致律师事务所主任乔森律师说,“这可能确实是无奈之举,高温津贴从目前的法律环境和企业状况来说,确实很难实行。”     乔森说,劳动部门的监督不具强制性,《通知》执行起来应该有一定难度,如果企业不执行,怎么处罚缺乏依据;劳动部门监察执法没有处罚权力,基层劳动监察执行起来有一定困难。     “而且,东莞企业数量实在太多,小作坊数量又多达10万,劳动部门人力有限,各种各样的劳动问题频发,很难顾及高温津贴的发放问题。”乔森说。     商场:     制冷商品销售高峰来临     大暑刚过,东莞迎来今年来最酷热的天气。跟气温一起节节拔高的是制冷商品的销售量。据了解,从本月下旬起,空调、风扇、冰箱、冰柜的销售量急剧攀升,有业内人士分析,今年制冷商品的销售高峰期已经到来。     昨日中午,记者在东莞市时尚电器城看到,在场的市民大部分都是打算选购空调的。而卖场也特别推出一批价位在900~1200元内的特价机。据商场负责人刘宇洪介绍,本月下旬以来,空调的销售量猛增了5倍,卖场特别准备的1万台特价机差不多已经售尽。     风扇一周售出3000台     据悉,除了空调,其他制冷商品如风扇、冰箱、冰柜等都在旺销中。有商场负责人表示,本月下旬一周以来风扇销售量达到了3000台。消费者没有像以往一样只选择最便宜的,今年选购风扇的消费者更注重产品的质量、做工、外观等。在时尚卖场比较受消费者青睐的类型是塔扇、空调扇、落地扇等。

来源:广州日报

相关文章

快讯

热榜

  • 品牌
  • 招商
  • 专题
  • 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