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全国各大纺织院校纷纷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完成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沟通能力、说服能力、组织能力得到锻炼,获得了向社会推荐自己形象与能力的难得机会,为未来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纺织学科作为典型的应用型学科,参加暑期社会实践,贴近一线生产显得尤为重要。
武汉纺大:“梦织队”车间模拟上岗
武汉纺织大学纺织学院组建“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梦织队”,充分发挥学院“导师制”特色,带领学生深入多家纺织企业,走基层、进车间,和企业职工同吃同住,让同学们通过此次实践活动,积极拓展纺织专业知识,努力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今后成为一名更好的纺织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由25名纺织学子组成的实践队按照企业工艺格局共分为两大组,即“纺部”和“织部”,每个大组针对企业不同部门走进襄阳际华3542纺织有限公司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其中纺部深入企业纺部车间即“清梳并粗细”(清花车间、梳理车间、并条车间、粗纱车间、细纱车间),织部深入企业织部车间即“整浆穿织”(整经车间、浆纱车间、穿经车间、织布车间),每个车间将安排1~2名同学直接模拟上岗,在车间进行学习实践,并将和其他车间同学轮换,熟悉纺织企业不同岗位,直接接触纺织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从而全面了解学习纺部和织部工艺流程及相关专业知识,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用实际行动共筑“我的纺大梦,我的纺织梦”。
苏州大学:学识与应用有机统一
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组织学生完成了暑期服装专业课程的应用性调研与实践。根据服装专业的特点,由纺织学院教授尚笑梅带领的服装专业课程应用性调研与实践团队从服装生产环节中服装样板制作与课程内容的适应性调研与实践、数字化服装装备的应用性调研、服装规范性和标准化现状的调研与研究三个实践模块,在苏州利诚纺织集团、苏州正雄服装有限公司、上海市服装研究所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与实习。
据介绍,由20名学院研究生与本科生构成的团队以三个实践模块为基本思路,按照理论学习的流程在不同的企业实践,并对照企业的流程分析调研,给出理论与实际的不同,并研究双方的合理性和教学改革的可优化性,以调研报告形式总结。尚笑梅表示,大学课程设置的知识模块不应该是封闭的金字塔,而应是开放的知识树。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应当是基础知识学习和应用技能学习的有机统一,此次暑期实践为学生了解企业、步入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浙江理工:“亲密接触”生产一线
暑期实践活动中,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的学生们在浙江华泰丝绸有限公司生产基地与公司总工程师郭文登有了一次“亲密接触”。通过对话,同学们对浙江丝绸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有了明确的认识,丝绸商业对丝绸文化发展所起的作用有了深刻的了解,同时在开展企业走访的实践过程中,学院实践团队或进行专题调研、人物访谈,或直接参与生产实践。
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副院长韩建认为,与企业以及企业家的直接接触,不仅让同学们进一步加强了对相关行业的了解,更加清楚地把握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发展趋势等,也帮助同学们进一步明确了个人发展方向,树立了更加科学的人生目标,这些都是课本里学不到的,参加活动者可以结合专业所学知识开展活动,这有利于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参加活动的学生通过实践可以接触到相关单位,并有机会与其保持长期联系,方便以后实习就业。同时,学生们可以结识很多合作伙伴,利于日后专业的交流。
浙江纺院:“卓越技师”实地操练
暑期实践中,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时装学院 “卓越技师”项目组首批7位同学来到位于1956创意园区内的宁波百宏服装实业有限公司,开始为期50天的暑期社会实践。INTREX品牌副总经理宋祥作为本次“卓越技师”项目的企业指导老师,为同学们介绍公司情况及实习安排。整个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校内辅导老师将与企业指导老师通力合作,努力提升学生对企业的认知及能力,熟悉企业流程,磨炼个人意志,为将来的“卓越技师”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负责人表示,我们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们预先踏足社会,了解将来工作的大致轮廓。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借此活动培养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奋发成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教育”向纵深发展,也让平时的理论学习有付诸实践的机会,同时也让同学们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来源: